為了總書記的囑托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內蒙古必須付出更為艱巨的努力要聞
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又一次來到內蒙古代表團。“構筑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把祖國北疆這道風景線建設得更加亮麗,必須以更大的決心、付出更為艱巨的努力……”總書記殷殷囑托、言之諄諄,既有高屋建瓴的方法指導,也有細致入微的把脈要求,為內蒙古指出一條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內蒙古的綠色毋庸贅述,隨處都是一幅幅以綠為底色的畫卷:蔥蔥呼倫、莽莽興安是我們棲息的家園,失而復得的庫布其、四季常青的阿爾山是我們留戀的故鄉;182個自然保護區、49個國家濕地公園、43個國家森林公園……這是綠色的生態屏障,更是內蒙古寶貴的財富。
守護好內蒙古這片碧綠、這方蔚藍、這份純凈,是全區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自覺承擔的神圣職責和光榮使命。
“我們一定守護好祖國北疆這道亮麗的風景線,切實把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和殷切希望,轉化為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構筑祖國北疆萬里綠色長城的生動實踐和實際成效。”內蒙古代表團開放日上,面對90多家中外媒體,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李紀恒作出莊嚴承諾。
生態文明是其他一切文明存在和發展的根基。我們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在發展和保護的關系問題上始終十分清醒、十分冷靜、十分理性,絕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經濟增長,咬緊牙關爬過轉型這個坡、邁過升級這道坎。
大草原、大森林、大湖泊、大濕地、大沙漠,構成統一多樣的生態系統,也構成一幅祖國北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壯闊畫卷。我們要遵循生態系統內在的機理和規律,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堅持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因地制宜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生態環境保護既是重大政治問題、經濟問題,也是重大民生問題、社會問題。我們要牢記職責使命,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扎實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突出抓好呼倫湖、烏梁素海、岱海生態綜合治理,加大農村牧區、林區、墾區、礦區人居環境整治力度,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增進各族人民的綠色福祉。
未來的內蒙古,必將處處皆美景。保持定力、探索路子、加大力度、做好攻堅,我們要循著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風骨,推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把祖國北疆這道風景線建設得更加亮麗。這,是追夢人的夙愿,更是逐夢路上最亮麗的畫卷。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