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玲代表:調動牧民保護建設草原的積極性要聞
“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作為一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者,我要深刻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的重大意義,立足本職抓好落實。”郭艷玲代表說。
郭艷玲代表認為,草原是在特定的自然條件下形成的生態系統,起著舉足輕重的生態屏障作用。加強草原生態保護,促進農牧民增收,對于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加快農村牧區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大意義。據郭艷玲代表介紹,為了更好地保護草原生態,她對烏蘭察布市部分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重點實施區進行了調研。從2011年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實施以來,項目區的草原植被有所恢復,草原退化、沙化、鹽漬化狀況得到有效遏制。從多年的監測結果來看,項目區內植被蓋度、高度及干草產量均有明顯增加,項目實施后草原生態有所好轉,草原生產能力逐步恢復。
郭艷玲代表建議,為了草原文化的傳播與草原資源的合理利用,應加強草原基礎設施建設,挖掘蒙古族歷史文化及風俗,在草原得以保護的前提下,大力發展草原牧家游,為農牧民致富開辟更為廣闊的途徑。要進一步做好推進新型畜牧業發展途徑的探索,利用大數據平臺,實現草原畜牧業智能化,實現養畜效益最大化,實現畜群結構合理化。提前做好下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實施的方案與計劃,加大宣傳力度,讓項目區內每一戶牧戶都能提前做好養畜安排,自覺地保護草原。同時,建立草原生態保護激勵機制,按年度經過牧民評分、蘇木鄉鎮集中評審,依據專業部門評估,考評出優秀牧戶給予獎勵,逐步形成樹新風揚正氣的良好風尚,調動起每一位牧民保護草原、建設草原的積極性。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