櫛風沐雨書寫口岸開放新篇章滿洲里
國務院同意內蒙古滿洲里設立邊境旅游試驗區。
唐山·曹妃甸港滿洲里口岸內陸港在滿洲里公路口岸揭牌。
滿洲里進出境中歐班列1801列。
滿洲里口岸貨運量累計完成3192.4萬噸。
……
這一個個的好消息和一組組振奮的數字背后是滿洲里對外開放的不斷跨越。2018年,借助特殊的地理位置優勢,滿洲里不斷加快口岸發展,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圍繞推動“通道經濟”向“落地經濟”轉化,加大口岸協作力度,優化口岸通關環境,提升口岸通關能力,努力打造中國向北開放最活躍的窗口。
通道建設 積極服務“一帶一路”
2018年滿洲里進出境中歐班列1801列,同比增長38.2%。中歐班列的興起架起了聯通歐洲與內地省區的橋梁,這列奔馳在歐亞大陸橋上的“鋼鐵駝隊”,讓滿洲里成為連接中亞、輻射歐洲腹地的黃金物流大通道。
滿洲里口岸部門積極與中歐班列始發地口岸部門和外貿企業聯系溝通,加大貨源組織力度,不斷擴大班列開行密度,推動班列步入常態化,并與內地相關口岸部門和企業聯系,宣傳推介滿洲里口岸疏運優勢,進一步擴大中歐班列的輻射范圍。2018年新增開了從錦州、宜昌、石家莊、西安、成都等地到俄羅斯和歐洲,以及“晉滿歐”“廈滿歐”“陜滿歐”“牡滿歐”“魯滿歐”“川滿歐”等返程班列共14條班列線路。目前,滿洲里口岸中歐班列線路達到55條。
滿洲里口岸在提升國際服務能力、培育外貿競爭優勢方面邁出了新步伐,滿洲里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測試運行以來,2018年共計發出郵件28批次,監管出境郵件總量突破1萬件,重量150噸,包裹種類為國際小包、E郵寶、德國小包、水陸路包裹等。郵件在完成海關監管手續后,發往德國萊比錫和俄羅斯莫斯科、葉卡捷林堡等城市,有效減少了滿洲里及周邊地區出口郵件經轉環節,縮短了郵件寄遞時間。
提效降費 給力措施惠企便民
對于企業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讓企業少跑腿、多辦事、快辦事一直以來是滿洲里口岸努力的目標。
2018年,滿洲里口岸聯檢聯運部門緊密配合,采取有力措施,積極壓縮通關時間,降低口岸通關成本。鐵路口岸進境貨物的通關時間較2017年整體壓縮了6.4小時,已縮短為72.6小時,比全國通關時間82小時快9.4小時。出境貨物的通關時間較2017年壓縮了36.2小時。公路口岸進口貨物通關時間基本在1小時以內,出口貨物通關時間基本在0.5小時以內,遠低于全國平均通關時間。
提效的同時還要降費,2018年口岸通關環節合規成本在2017年下降了9.2%的基礎上又進一步核查和壓縮,由472元/箱降至387元/箱,降幅達18%。加強對口岸收費的監管,全面梳理口岸進出口環節的收費項目,10月底向社會公布了《滿洲里口岸收費目錄清單》,確保收費的合法性和公開化,明確沒有列入口岸收費目錄清單的收費項目一律不得執行。
在口岸聯檢部門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在鐵路口岸和公路口岸的覆蓋率均達到了100%,超額完成了年底達到80%的目標任務。
深度開放 邊民貿易朝氣蓬勃
2018年12月23日,中國·滿洲里第二十屆中俄蒙國際冰雪節在滿洲里中俄互市貿易區開幕。與往年相比,2018年的互貿區格外有人氣,采購俄貨的市民、大江南北的游客、國門之外的“背包客”,還有邊民互助組的大爺大媽,共同在互貿區構成一幅充滿活力的畫卷。
2018年,互貿區入區人數206萬人次,其中,國內游客200萬人次,俄籍旅客達到6.7萬人次,辦理邊民交易卡5591張,國內游客卡171649張。2018年互貿區旅貿累積收入4.17億元,其中免稅交易區交易額1.7億元,俄羅斯人商城背包客進出口交易總額1.56億元?;ベQ區圍繞“開放興區、貿游立區、口岸強區、產業富區”的發展戰略,在聯檢部門的密切配合下,落實優惠政策、提升服務質量、優化營商環境、激發貿游發展活力。
2018年,互貿區主動降低俄籍游客入區通關服務費用,全面改善區內旅游購物環境,實現中方不定期班車入區。海關部門啟用了“集中查驗模式”,優化通關作業流程,整合園區查驗場地,提升通關效率。邊檢部門增設查驗臺,變一進一出式查驗通道為兩進兩出式,配備了外國人生物信息采集設備,提升查驗效能。俄籍入境旅客成倍增長,一批俄籍商品旗艦店相繼入駐,引進商品種類達到5000余種,互市貿易呈現出購銷兩旺的紅火態勢,深度開放步伐明顯加快。
落地轉型 口岸發展固本強基
推動“通道經濟”向“落地經濟”轉型是滿洲里口岸的工作方向,只有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和優勢,才能讓口岸貿易由“酒肉穿腸過”變為“金銀腹中生”。
2018年5月,內蒙古交投集團委托內蒙古對外貿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與市口岸委共同組建了滿洲里口岸國際物流發展有限公司,具體操作運營滿洲里口岸到發中歐班列,承接自治區中歐班列運營平臺給予的班列扶持政策和班列補貼等業務,有力推動了中歐班列接發業務。2018年1-12月,滿洲里口岸接發中歐班列174列,同比增長20多倍,其中發27列,接147列,完成貿易額1.9億美元,實現海關代征增值稅1.8億元,帶動地方稅收約8800萬元,帶動物流配套服務產業形成產值約2000萬元。
俄羅斯農產品進口是滿洲里發展落地加工產業的又一著力點,恒升、伊泰等一批對俄農產品加工項目相繼落地。10月底,中糧集團和內蒙古對外貿易發展有限公司考察滿洲里口岸,推動中糧集團進口俄羅斯小麥項目落地,加強口岸合作,借助口岸通道優勢,擴大俄羅斯糧食進口。滿洲里在已經建立了“中俄滿洲里-后貝加爾斯克”農產品快速通關制度的基礎上,對農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進行了完善,2018年1-12月,滿洲里口岸進口俄羅斯農產品12萬噸,同比增長1倍。
2018年,滿洲里口岸貨運量累計完成3192.4萬噸,同比增長3%。其中,鐵路進口1563.9萬噸,同比增長5.1%;公路口岸貨運量完成175.1萬噸,同比增長10.6%;旅游貿易額37億美元,同比增長2%,口岸進出境人員191.8萬人次,同比增長3.2%。
繼往開來,在新的形勢下,滿洲里口岸將積極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倡議,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為引領,著力提升開放水平,拓展開放空間,在自治區“北上南下、東進西出、內外聯動、八面來風”的對外開放新格局中書寫自己的輝煌篇章。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