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梁村的歡笑聲鄂爾多斯
用山路十八彎形容準旗龍口鎮紅樹梁村的路一點不為過,溝壑縱橫間,青灰色的水泥路時隱時現,道路兩邊的農田,已有農民備耕的身影。
來到該村北咀社,村口一株杏樹下格外熱鬧,歡聲笑語間,人們你一言我一語。上前一看原來是村民們在現場簽訂種植協議。紅樹梁村村主任任占寧大聲給村民們講解著協議的內容:“咱村的幫扶企業內蒙古蒙特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今年繼續給咱提供海紅果樹苗,今年給咱送了1萬苗,等果樹掛果了,人家公司再收購海紅子……”沒等任占寧說完,貧困戶劉二米林就拿起協議書簽名按手印,他說:“去年蒙特公司就給我們村里提供了海紅果樹苗,我看到存活率挺高,等海紅子熟了公司全部收購,而且種樹也能綠化環境,我覺得挺好,所以今年我就簽了協議,訂了200苗,也能增加我的收入。”
大樹底下,村民們圍著任占寧簽協議。路上,滿載海紅果樹苗的四輪車也被村民們圍著。一株株樹苗從車上卸下來,分發到村民手中。67歲的劉混元今年領了300株樹苗,加上兒子兒媳的,他們一家今年要種1300株海紅果樹。
2018年,蒙特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為紅樹梁村提供了1400株海紅果樹苗,今年提供1萬株,并聯系有果樹栽培經驗和技術的專業隊伍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的服務,通過在紅樹梁村打造海紅果種植基地,帶動村里的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不沖突,我們始終堅持綠色發展,并積極參與到脫貧攻堅中來,和農戶共享經濟效益。”內蒙古蒙特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任振平說。據了解,該公司還和果農及合作社簽訂購銷合同,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海紅果收購價高于市場價5分到1角。
沿著蜿蜒的山路,記者來到壕川社已脫貧的王金蓮家,不大的院落灑掃得干干凈凈,窗臺上的盆栽花綠油油的。王金蓮從涼房抱出一箱子雞蛋,高興地說:“在政府和企業的幫助下,我們家的日子如今過得挺好,我也脫貧了,但是村里還時常過來問我需要甚了。我每攢夠100顆本地雞蛋,村里就來家里收一次,然后賣給珠江公司。”
該村的另一家幫扶企業——內蒙古珠江投資有限公司,承包了該村大部分農副產品的銷售工作。2018年,該企業為村里幫扶了7萬元,用于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文化活動。今年,計劃提供專項扶貧資金30萬元,用于發展扶貧項目。內蒙古珠江投資有限公司薛科說:“我們企業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的號召,盡自己所能幫村里貧困戶脫貧致富,擔負起應盡的社會責任,實現企地共贏。”
眾人拾柴火焰高,在幫扶企業的對口幫助下,紅樹梁村在脫貧攻堅的路上昂首闊步,越走越自信。該村黨支部書記郝永勝說:“去年我們成立了合作社,就是為了現在正在發展中以及未來即將發展的脫貧項目和產業服務。在幫扶企業的幫助下,我們村經濟活起來了,老百姓的積極性帶動起來了,生活富裕了,想不笑都不行。”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