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的村民把幸福“攥”在手里興安盟
在科右前旗巴日嘎斯臺鄉永進村貧困戶周福發家,一斤大豆賣出比市場價高出0.2元錢的價格,周福發說起這事兒就高興得合不攏嘴。單價高出小小的0.2元,1萬余斤大豆要比往年多增收2000余元。
周福發家發生這樣的好事兒是在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幫扶永進村以后才有的,村民們提起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都豎起大拇指。從去年5月以來,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負責人3次來到巴日嘎斯臺鄉永進村,為駐村工作隊配備了電腦、打印機、無繩電話。為四馬架屯打了3眼抗旱井,結束了四馬架屯無機電井的歷史,保障100多農戶春播生產有序進行。同年9月,為幸福院進行了供水管道改造、安裝水表,水電費由每月900元支出降到了200元,不僅堵住了漏水,還讓困難群眾吃了放心水,困擾村兩委和困難群眾的吃水難的問題得到根治。
產業發展始終是擺脫貧困的核心問題,在這一點上,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把發展產業當成脫貧工作中的首要任務,他們積極與內蒙古蒙佳糧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進行協調溝通,通過高于市場價格0.2角錢的價格收購村民手中的大豆,并依托“冀支付”線上銷售平臺將村民手中的農產品賣出深山,僅村民收獲的5.2萬斤大豆一項就賣出了10萬余元,種植大豆的村民增加了1萬余元。
2019年,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還將投入60余萬元,為永進村貧困戶免費安裝可視電話、安裝路燈、安排公益崗位1個。同時,與村兩委及駐村隊員們共同引導喜財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村里800畝耕地,利用秸稈還田技術種植大豆,畝產增加80余斤,畝收入增加150元左右,全村發展大豆產業可直接增加收入12萬余元。
借助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幫扶機遇,幫助永進村以培育主導產業、建設基礎設施、發展社會事業為主要內容的新農村建設,幫助永進村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奠定了基礎。(時秀霞)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