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持續推動河(湖)長制從“有名”向“有實”轉變阿拉善盟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守護好祖國北疆這道亮麗風景線。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水資源建設。近日,記者從盟水務局河長制辦公室了解到,2019年,我盟將進一步明確治理范圍,開展“清亂整治”,持續推動河(湖)長制從“有名”向“有實”轉變。
管理好河湖,必須明確管理范圍。盟水務局要求各旗區進一步完善各自河流和湖泊河(湖)長組織體系,建立河(湖)長動態調整機制,確保河(湖)長職責落實到崗、落實到人。認真開展各級河(湖)長巡河巡湖調研,旗區級河(湖)長每年巡河巡湖不少于3次,蘇木鎮級河(湖)長對其責任河流、湖泊巡查每月不少于1次。及時準確做好河(湖)長巡查記錄,發現的問題要采取措施,及時安排解決。針對我盟地下水超采區,要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快工業、農業和城鎮節水技術改造。各旗區水務部門及河長辦要加快研究、起草《河湖管理保護辦法》《生態灌溉用水管理辦法》等,并盡快推廣使用河(湖)長手機APP巡河巡湖,以信息化助力河(湖)長制落實。
河湖管護,“清亂整治”十分重要。盟水務局今年將開展“清四亂”(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專項行動,對“四亂”問題發現一處、清理一處、銷號一處。各旗區將認真組織開展“回頭看”,與相關責任部門積極配合并加大“四亂”問題行政處罰力度,情節嚴重的交由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處置。各旗區人民政府和管委會將嚴格落實“一河(湖)一策”責任部門清單,加快建立完善“一河(湖)一檔”,于2020年完成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季節性河流及5平方公里以下的湖泊管理范圍劃定工作。針對不同河湖存在的問題,實行差異化績效評價考核,將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結果及整改情況作為考核的重要參考,推動河(湖)長制真正從“有名”向“有實”轉變。
據了解,我盟共有河流588條,總長度19221公里;全盟湖泊87個(水域面積大于等于1平方公里),總水面面積349平方公里。目前,全盟所有河流湖泊均設置河(湖)長,共201人,設立河(湖)長公示牌116塊。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