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821個老舊小區居民將告別吃水難社會
????呼和浩特市城區老舊小區數量眾多,不少居民都遇到二次供水設施不完善、水壓不足、水質缺乏保障等問題。4月16日,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責任公司就城區老舊小區居民“吃水難”情況進行了座談,將821個存在水壓、水質問題的老舊小區(共2134棟樓,95345戶)列入到供水管網三期改造工程中,目前已完成了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工作,進入項目審批和其他手續的辦理階段。待所有手續順利完成后,將按計劃盡快逐批進行施工改造,改造工程計劃分5年進行。
????呼和浩特市城區老舊小區住宅大多建設于2000年以前,供排水管網設施建設標準較低、年久失修,很多老舊小區因無二次加壓供水設施、供水管網陳舊、銹蝕、管網分布不合理、管徑細小等,會出現不同程度供不上水、水量不足、水質不穩等問題,導致居民正常用水得不到保障。為了解決這些問題,2014年7月30日,呼和浩特市老舊小區供排水管網及二次供水設施改造項目正式啟動,2015年6月29日起開始陸續進場施工,至2017年年底完成了項目的一期改造工作:二期改造工作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至2018年年底基本完成,共計完成139個片區改造任務(其中新建二次加壓泵系房128座),包含488個小區8.5萬戶,惠及約29萬人口,改造二次供水管網約1752公里。
????2018年,呼市供排水公司對全市城區住宅小區(不計金川開發區和如意開發區)供水設施進行了普查,將821個存在水壓、水質問題的老舊小區(共2134棟樓,95345戶)列入三期改造工程中。記者了解到,改造中規范化建設泵房、合理布局供水管網并非朝夕之事,每一處老舊小區的改造建設均需辦理立項審批手續(可行性研究報告)、環境影響評價、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節能評估、地質勘察報告、工程用地規劃許可手續、建設用地審批手續、施工許可手續、初步設計批復、施工圖審查、安全監督手續、質量監督手續、破路施工手等手續。
????開工前期的準備過程復雜為時長,針對“吃水難”老舊小區,供排水公司做了應急處理措施。首先進行實時調度,對各水廠進行督查、檢查,發現回題立即上報并及時維修處理,保證供水設施、設備的正常運行;對全市供水水廠實施早、中、晚調壓供水,開啟全部供水設備,保證居民高峰期用水;深挖水源能力,査實供水設施、水源井運行情況及清水池儲水情況,發揮最大供水潛能。另外,為全力保障我市缺水小區居民基本生活用水,供排水公司將34輛(5噸送水車5輛、8噸送水車4輛、10噸送水車10輛、15噸送水車15輛)應急水車部署在市四區內,全天候24小時待命,及時為缺水小區提供送水服務。(記者 蘇日娜)
????原標題:首府將實施老舊小區供排水管網及二次供水改造
????821個老舊小區居民將告別吃水難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