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右旗:扎深富民黨建之根 讓“三鏈”工程碩果盈枝社會
新華網呼和浩特7月20日電 近年,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堅持把黨建引領貫穿到推動農牧區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做活“黨建+”文章,將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讓農牧民富在產業鏈上,著力打造產業黨建“新引擎”,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與經濟發展融合共進。
將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扎深產業黨建“根系”。阿拉善右旗堅持產業發展到哪里、黨組織就覆蓋到哪里,創新黨組織設置模式,圍繞做優沙產業、做大駝產業、做強旅游業、做活特色種植養殖等新業態,采取單獨成立、聯合組建和黨支部書記領辦、“黨員中心戶”牽頭等方式,持續擴大產業鏈上黨組織的覆蓋面。先后成立綠豐沙產業、旭輝駝產業、九棵樹旅游業、駱駝研究院等產業黨支部13個,嘎查黨支部書記領辦和“黨員中心戶”牽頭成立產業合作社12個,形成了“黨支部+合作社+黨員+農牧戶(貧困戶)”聯營同富模式,構建起以內蒙古駱駝研究院為支撐的“龍頭企業+科研+合作社+農牧民”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了黨組織覆蓋與產業發展有效對接,讓黨組織根系深扎到產業鏈每一個環節。
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孕育產業黨建“繁枝”。阿拉善右旗堅持把黨員活力轉化為推動產業發展的動力,深化“政治引領”工程,通過抓實“三會一課”、豐富主題黨日、開展黨員志愿服務等活動,不斷在黨性錘煉中激發廣大黨員帶領農牧民齊聚發展產業的熱情。組織實施“五培養”工程,先后把180名農牧民黨員培養成了產業骨干,把80名產業骨干培養成了黨員,把65名黨員產業骨干培養成了嘎查后備干部,把40名嘎查干部培養成了產業致富帶頭人,把38名種植養殖大戶培養成了“黨員中心戶”,打造出帶富群體14個,選樹出了巴圖巴特爾、楊寶山、謝軍仁等一批黨員致富典型,讓黨員扛起發展大旗,將黨員身份亮在農牧民心中,不斷提振農牧民創業致富信心。
讓農牧民富在產業鏈上,共享產業黨建“碩果”。阿拉善右旗推行“定期培訓幫富、簽訂協議帶富、擴大就業致富”模式,從農牧業、林草業、旅游業等涉農涉牧部門抽調17名專業技術人員成立3個產業發展“智囊團”,幫助農牧民出點子、傳經驗、找市場、作參謀。從畜牧林草專業技術人員、種養能手、產業帶頭人等群體中為8個貧困嘎查123名貧困戶精準選派12名產業指導員,常態開展“送思想、送政策、送技術、送服務”活動,不斷增強農牧民自身發展的原動力,推動“造血式”扶貧再升級。先后幫助落實農牧區產業項目62個,指導種植人工梭梭林199萬畝,人工接種肉蓯蓉35萬畝,研制上市液態奶、駝奶粉等8個系列20多個產品,培育形成“大漠人家”旅游驛站110個,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富民黨建“三鏈”工程碩果盈枝。(張斌忠)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