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 內蒙古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成就碩果累累要聞
9月3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內蒙古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艾麗華作新聞發布,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局長李理,內蒙古自治區工信廳副廳長龐禹東出席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據艾麗華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內蒙古工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華麗蝶變,內蒙古工業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突出表現是發展快、規模大、競爭強。工業增加值從建國初期不到1億元,到1960年突破十億、1991年突破百億、2004年突破千億,到2018年達到548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年均增長21.1%。工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總體呈現穩步上升態勢,由建國初期8.1%上升到2018年的31.7%。2018年,全區工業稅收占全部稅收的的比重達到58.2%。今年1-7月份,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2個百分點。
艾麗華表示,70年來內蒙古信息產業發展突飛猛進。建國之初,內蒙古電話不足百部,通信幾乎為零,從改革開放初期的1978年算起到2018年,全區電信業務總量由0.42億元上升到1267億元,增長了3017倍。全區100兆以上寬帶用戶占比達到82.9%,位列全國第三。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獲批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實驗區,全區數據中心裝機能力已經突破112萬臺,形成了和林格爾、烏蘭察布、鄂爾多斯等大數據產業基地。5G商用啟動建設。2018年,全區“兩化融合”對標企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覆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3600億元,就業人數達286萬人,成為帶動自治區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據了解,與建國初期相比,內蒙古原煤產量增長450倍、發電量增長5438倍、粗鋼增長68倍、鋼材增長1284倍、水泥增長950倍、化肥增長875倍,智能電視、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組件、化學藥品、生物制劑等產品從無到有、蓬勃發展。截至2018年底,內蒙古擁有國家和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171家,主持和參與制定的國際、國家、行業標準971個;自治區重點工程實驗室達到159家,高新技術企業753家,院士專家工作站172家,科技企業孵化器55個,眾創空間225個。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