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大數據風采——二連浩特市“智慧城市”建設情況要聞
根據《二連浩特智慧城市總體規劃設計》,采取“企業投資運維、政府購買服務”模式,累計投入6700余萬元建設了政務數據中心及“平安城市”“智慧交通”“12345”綜合服務熱線平臺和城市管理指揮中心。
一、政務數據中心建設情況
堅持集約化建設原則,大力整合全市非涉密政務信息系統,通過云計算、信息資源共享和運行管理平臺,建成計算能力服務、信息展示和調度、數據分析和決策服務一體的小型政務數據中心。政務數據中心核心功能區域由視頻專網業務區域和政務外網業務區域兩個部分組成。視頻專網業務區域主要承載“平安城市”和“智慧交通”視頻數據交換和存儲業務,存儲能力達2PB。目前,公安局、執法局、邊防大隊、消防大隊、安全局等部門根據權限共享了視頻專網資源。政務外網業務區域主要承載全市信息報送系統、公文傳輸系統、社區信息管理系統、合作區項目督辦系統、“12345”綜合服務熱線平臺和政府門戶網站等業務系統。政務外網業務區域虛擬服務器數量達136臺,存儲能力達200TB,出口帶寬為1000M,接入單位達126家,用戶達2200多個,接入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能夠實時監控用戶上網行為,已通過計算機信息系統三級等級保護測評,可為各部門非涉密政務業務系統提供安全可靠的硬件環境。
二、“平安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設情況
在前進路、建設路、伊林大道、新華大街、成吉思汗大街等街路車流量較大的44個路口安裝175個電子警察槍型抓拍攝像機、44個治安球型攝像機,誠信路、友誼路、迎賓路、北疆大街、土默特大街等街路的43個路口安裝122個卡口槍型抓拍攝像機,在學校、廣場、車站、銀行等人員密集的267個治安點安裝495個治安槍型攝像機、35個報警柱,在百貨大樓、海關大樓、歐聯大廈等城市制高點安裝8套200萬激光一體化制高點云臺攝像機。隨著“平安城市”和“智慧交通”子系統的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公安系統震懾、預防、控制和打擊犯罪能力,普遍增強了市民安全感,在公安交通指揮、案件偵破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市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2016年—2018年我市刑事發案數分別為330起、221起、179起,特別是盜竊案件從2016年的224起,下降到了2018年的54起;破案率分別為35.2%、44%、69.83%,其中依托視頻資源破案數,始終占總破案數的31%以上。
三、“智慧校園”建設情況
為加快推進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任務,進一步加強“智慧校園”建設,組織實施了市教育局“智慧校園”綜合安防管理平臺和第一中學、第二中學、第一小學、第二小學、第三小學、逸夫小學、蒙古族小學、市幼兒園、蒙古族幼兒園、第二幼兒園、新星幼兒園、烏蘭區幼兒園、南苑幼兒園、小天使幼兒園、銘心幼兒園等15個學校和幼兒園視頻監控系統及報警系統建設。其中,為個學校安裝的高清攝像頭達1600多臺,目前各學校監控系統全部投入使用。隨著全市“智慧校園”監控系統的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校園安全防范能力,為及時發現和偵破校園突發性治安事件提供有力保障。
四、城市管理指揮中心和“12345”綜合服務熱線平臺建設情況
城市信息指揮中心大廳約300㎡,高清LCD大屏幕顯示屏幕約48㎡,其建設特點主要特點為:一是整合資源,提高效率。通過“智慧城市”大集成,把以前單打獨斗的部門視頻資源全部整合到“一張網”一個平臺上。目前已經整合了“平安二連”“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食藥”“智慧校園”等子系統。整合后,各部門不需要再重復建設核心機房、展示平臺等,各部門派出工作人員入駐“三城聯創”指揮監督大廳值班,對各自監管對象進行遠程監視,主動發現問題,各級路長只需巡查攝像頭盲區,大大降低了一線人員工作強度,節約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互聯互通,互相監督。因為以前都是各是各的網,導致信息阻礙,互相不通。我們現在整合到一塊以后,各部門信息互聯互通共享,改變過去各自為政的狀況,各部門通過平臺,根據需要隨時調用共享攝像頭進行監督管理。如發現問題,各部門都互相知道,可起到互相監督作用。更重要的一點是,與110指揮中心建立聯動機制,非緊急、非警務事項全部轉接到“三城聯創”指揮監督平臺進行登記、轉辦、反饋,一方面及時有效地解決了大量非警務事項,另一方面給公安110指揮中心進行瘦身,實現了過去“公安機關大包大攬”向“政府調度分流、部門精準處置”有序轉變。三是統一調度,解決問題。通過各部門值班人員主動發現、受理群眾12345熱線投訴、各級路長巡查、網格員使用“城市巡查”APP上傳等多種方式,及時發現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由平臺進行統一登記、統一派發、統一轉辦、統一反饋,厘清責任,明確時限,解決了過去職責不清、推諉扯皮的問題。對發現的問題,由及紀委監委全程進行效能督查,能夠解決的問題,第一時間解決并及時反饋;需要一定時間解決的,限期交辦解決;對于一些不好解決的“疑難雜癥”,定期進行梳理,報市委、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召開協調調度會及時推動解決。
五、信息資源整合共享和“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情況
一是建成我市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共享平臺,于2018年9月份完成平臺搭建和自治區共享平臺對接工作,結合機構改革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推進政務信息資源目錄編制工作。二是投入550萬元實施了二連浩特市“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信息化項目,建成二連浩特市“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推進行政審批業務創新,利用政務服務事項動態管理系統推動清單管理機制,從排隊取號到辦結評價全流程的電子監察,政務服務全面提速提效,實現政務服務大廳行政管理、窗口管理、智能終端管理、大廳效能管理、終端設備的精細化管理。逐步推動部門間政務服務相互銜接,協同聯動,信息互認,打破信息孤島和壁壘,改變“群眾跑腿”為“信息跑路”,“群眾來回跑”為“部門協同辦”,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我市新建的“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和政府門戶網站深度融合,全區率先實現政務服務“一張網”建設。
通過幾年的探索努力及不斷投入,我們目前所建設的“平安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校園”等一批民生領域應用系統和“12345”綜合服務熱線、“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等政務服務應用系統在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政府效能,服務廣大市民以及我市“三城聯創”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全市扎實推進“放管服”改革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建設、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共享平臺建設、以及大數據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