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文明鄉風扮靚美麗鄉村社會
??? 初夏的烏海綠樹成蔭,生機無限。驅車行駛在烏海市海勃灣區千里山鎮王元地村的農區大地,平坦寬闊的柏油馬路四通八達,嶄新的農舍齊整地隨著馬路一字排開,道路兩旁,一盞盞路燈和綠化帶順著馬路伸向遠方。
“現在村里不僅有了水泥路、統一規劃了新農居,還建起了文化活動室、衛生室。同時,鎮里引進了專業的環衛公司負責村里環境衛生,昔日的農區正逐漸向基礎設施齊全、功能完備的現代化社區轉變?!蓖踉卮宓谝粫浛淄f。為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村里還持續在戶廁改造上下功夫,加快排污管網和污水處理系統的施工進度,讓排污、入廁不出戶惠及每位村民。
村里的環境在慢慢變好,村民的素質也有了很大提升,以往打牌、喝酒、亂扔垃圾的現象已不多見,農閑時人們更多地是參加唱歌、跳舞等文體活動。村里還成立了志愿者服務隊,每周都會對村內垃圾進行義務清掃,并依法依規開展規民約的修訂工作,用硬制度對農區居民不文明行為進行規范。現在村民們都自覺養成了愛護村內環境的習慣。憑借優美的鄉村環境,王元地村這兩年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并成了烏海市鄉村旅游示范點。
王元地村的變遷是烏海市持續聚力鄉風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烏海市著眼美麗鄉村建設,在推動農區基礎設施完善、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的同時,從革陋習、講文明、樹新風入手,通過加快村規民約的修訂,加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落實志愿服務等措施,大力提倡農區文明新風。如今在烏海市農區大地,鄉村美景與文明鄉風相得益彰,一個個特色鮮明、村貌整潔、鄉風文明的新農村正逐步形成。
這些年,烏海市通過開展“星級文明農戶”“脫貧之星”等評選表彰活動,著力培育鄉賢文化,凝聚鄉村振興合力;依托烏蘭牧騎、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普遍開展科技下鄉、法治下鄉、文化下鄉等志愿服務活動,潛移默化提升農區群眾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及法治觀念。烏海市宣傳文化部門通過舉辦“樹立文明鄉風 助力脫貧攻堅 推動鄉村振興”現場經驗交流會、“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宣講等活動,講述扶貧政策、奮斗故事、致富經驗,幫助困難群眾消除精神貧困。該市不斷完善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協會等村民自治組織,大力推進農區移風易俗。通過村民討論表決、集體評議等方式,將中華傳統美德教育融入新修訂的村規民約,在農區居民中間大力弘揚孝老愛親、敬業奉獻、助人為樂、誠實守信、見義勇為等傳統美德。
此外,烏海市出臺《烏海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違法行為處罰規定》,制定實施《鄉風文明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大力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同時搭建烏海市統一電子政務服務平臺,實行市、區、鎮(街道)、村(社區)四級便民(行政)服務網絡全覆蓋,將服務窗口搬到群眾家門口,使農區居民切身體會到城鄉差距逐步縮小、人居環境日益提升的幸福感、獲得感。(記者 郝飚)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