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跟全市發展步伐 重點實現四大突破——專訪林西縣委副書記、縣長付守利赤峰
開欄的話
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1月11日至12日,中國共產黨赤峰市第七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提出了全市二○三五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關鍵定位。各旗縣區將如何在新征程上展現新作為、貢獻新力量,如何在赤峰新一輪跨越發展、高質量發展中勇挑重擔、拼搏奮斗?即日起,本報開設專欄,通過專訪各旗縣區長,了解各地的工作思路和發展藍圖,敬請關注。
改革開放以來,經過林西縣各族人民的艱苦奮斗,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集通鐵路、國道303線和省際呼海大通道橫貫東西,省道204線、國道305線和赤大高速路縱穿南北;光纖傳輸、數字交換等現代化通訊網絡相繼開通;水電、文體、娛樂、餐飲等服務設施齊全。優良的服務、完善的設施,為各種商務活動提供一切可能的便利。就“十四五”期間林西縣如何高質量發展,記者專訪了林西縣委副書記、縣長付守利。
付守利說,“十三五”期間,林西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自治區和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堅定不移打好三大攻堅戰、產業升級戰、項目推進戰、城鄉統籌戰、民生保障戰、安全保衛戰,東臺子水庫、岳各莊市場、國際萬商城等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戰略性項目成功落地,北京二商、溫氏集團、久日公司等一批業內大型企業落戶林西,工業園區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銷售收入始終保持在百億元以上。2017年,林西縣在自治區第一個實現國貧縣脫貧退出,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付守利表示,步入“十四五”,林西縣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七屆十二次全會精神,緊跟全市發展步伐,重點在以下四個方面實現突破。
聚焦產業升級,明確高質量發展“進”的方向。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破解“四多四少”產業結構性問題,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產業新體系。以集中集聚集約發展為主線,以推動一產“接二連三”為關鍵,堅定不移做大做強“菜果藥牛”主導產業,打造特色地域品牌,加快建成糧經飼統籌、種養加一體、一二三融合的現代農牧業產業體系,實現農業振興。以增強園區承載能力為支撐,以創新驅動為引領,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實現工業倍增。加快推進以“一山一水一鎮”為核心的旅游景點建設,大力發展濱水游、鄉村游、體驗游、驛路游,設計精品旅游路線,完善配套服務設施,打造“赤北首驛”。加快推進專業市場建設,補足補強倉儲、冷鏈、分揀、配送、運輸等基礎設施,完善物流服務體系,打造“赤北錫南生產生活物資采購供應基地”。積極發展休閑健身、養老服務、文化創意等服務業態,形成多樣化、專業化的新型服務業增長點,實現三產繁榮。
聚焦項目提質,培育高質量發展“新”的動能。堅定不移推動重點領域改革,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主動融入國內經濟大循環。緊盯國家、自治區政策導向,堅持全行業謀劃、跨區域統籌,精心謀劃一批事關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工程,策劃一批產業關聯強、產出強度高、帶動作用大的優勢項目,形成遠近結合、梯次接續的項目儲備格局。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發展的第一抓手,主攻京津冀、深耕長三角、緊盯環渤海、放眼珠三角,一二三產業一起抓、大中小企業一起招、國有外資民營一起引,以招商引資新成效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優化營商環境,著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親商清商的人文環境,營造讓企業家有信心經營、有恒心投資、有決心發展的良好氛圍。
聚焦城鄉統籌,繪就高質量發展“遠”的前景。堅定不移推進城市“東擴南展”,統籌推進老城區“山水街園”提檔升級和“綠美凈智”綜合治理。加快推進城南產城一體化進程,提高居住購物、教育醫療、就業康養等要素供給,同步融入電子商務、城市金融等現代商業元素,發展城市經濟、繁榮城市業態、豐富城市內涵。嚴格落實“20字方針”,加強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在規劃、政策、產業、組織和人才等方面的有效銜接,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統籌推進“五個振興”。聚焦“飛機起航”“鐵路擴能”“高速進城”“服務升級”,加快推動林西支線機場、集通鐵路林西段電氣化改造及站場南移、東臺子水庫、電網擴容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聚焦共建共享,釋放高質量發展“好”的福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持續增加民生投入,聚焦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辦好民生實事,兌現民生承諾,增加民生福祉。堅持把良好生態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切實把“兩山理論”融入產業發展、項目謀劃、城鄉發展、環境保護、生態治理全過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持之以恒抓好中央、自治區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持發展與安全并重,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把安全發展貫穿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統籌抓好安全生產、食藥監管、疫情防控、信訪維穩、社會治安等工作,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