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歇腳“中轉站” 到永久“新家園” 以青城生態之美筑候鳥天堂呼和浩特新聞
“隨著呼和浩特生態環境日益改善,每年冬春兩季位于土左旗北什軸鄉海流水庫,都會吸引大量候鳥經此遷徙,走!今冬看鳥兒去!”“呼和浩特土左旗已經成為候鳥遷徙途中極為重要的‘中轉站’,這些可愛的精靈,不僅為冬日的呼和浩特增添了一道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風景線,也成為呼和浩特生態環境變好的有力證明。”近期,記者在網絡平臺上看到,很多市民趁著周末、假期,前往土左旗觀看候鳥遷徙,在拍照留念的同時紛紛發出感慨。
近日,記者來到土左旗北什軸鄉海流水庫現場,看到雖然部分水面結冰,但天鵝、赤麻鴨、鸕鶿等高達數千余只候鳥,不時地在冰面上飛舞,它們或嬉戲、或覓食,鳥鳴如歌,此起彼伏。在這里呈現出一幅和諧優美的生態畫卷。
在此巡邏蹲守的土左旗公安局生態環境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大隊的民警表示,這幾天,過境候鳥數量已達數萬只,種類繁多,包括天鵝、灰鶴、野鴨、紅嘴鷗等,讓土左旗北什軸鄉海流水庫沖上網絡熱搜,一度成為“網紅打卡地”,吸引很多人前來觀看候鳥拍照留念。
“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候鳥來到海流水庫駐足棲息。你看白色的是天鵝,成片發紅色的是鴻雁,成雙成對的有野鴨、鶴、鴛鴦。現在的海流水庫已經不單單是候鳥的暫駐地了,而是變成了它們永居的‘新家園’。”土左旗公安局生態環境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大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正處于水庫周圍農田的灌溉期,有活水,所以候鳥走得也相對晚一些。
據了解,隨著土左旗“河湖長制”工作的深入開展,土左旗北什軸鄉海流水庫及上游河道水質大幅提升,周邊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從2018年開始,每年都有四五千只赤麻鴨不再南遷,永久定居此處。問及原因,土左旗公安局生態環境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大隊相關負責人表示,水庫附近的呼和浩特市城市生活污水和雨水處理廠排出的水很干凈,而且是活水,適合赤麻鴨生存。近年來,土左旗的野生動物保護部門持續開展了秋季保護候鳥專項行動,深入水庫周邊村莊宣傳野生動物保護法及案例,群眾保護候鳥的意識不斷提高,不再捕殺、打擾這些候鳥,海流水庫已經成了赤麻鴨的長久棲息地。
“每一位市民都有責任保護候鳥,不去打擾候鳥的生活。若發現有捕捉、買賣、傷害候鳥的情況,應立即撥打110報警。我們有責任讓它們安心在這里歇腳或者常住,努力讓呼和浩特成為每一只候鳥的家園。”土左旗公安局生態環境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大隊民警表示。
□文/呼和浩特晚報記者 馬妍
圖/通訊員 陽光 劉志林
[責任編輯:孟捷]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