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家長能為孩子做些什么呼和浩特新聞
家長的行為及情緒表現直接影響到考生的心理變化,呼和浩特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心理教研員、呼和浩特市心理健康學科帶頭人、內蒙古心理名師坊成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程姣老師表示,家長應營造一個適合于考生學習習慣的家庭備考氛圍,以樂觀的態度積極與考生進行有效溝通,尊重考生的意愿,多激勵、贊美和肯定考生,增強考生的自信心,并允許考生面對壓力時的情緒宣泄,做好后勤工作,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以下四點尤其需要注意:
不要剝奪考生的成人感。家長總希望考生將全部時間用于復習備考,因此,所有可能涉及到考生“浪費時間”的事情均由家長包辦代替。比如有的家長將水果削好、切塊后用牙簽扎好,一邊在孩子身邊盯著做練習,一邊將水果放到孩子口中。高中階段的學生成人意識很強,考生認為家長將自己幼稚化,心理受挫,會對家長的行為產生強烈不滿。
不要過分增加營養。家長在考前極力為考生增加營養,一味追求高熱量甚至補充營養液,改變考生日常的飲食習慣,這樣做易使考生偏食、消化不良,精神狀態不佳。考試期間最好吃蔬菜、水果,主食最好粗細糧搭配著吃。
家里不宜過分安靜。家長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適于學習的寧靜環境,拒絕一切訪客、關閉家中所有的娛樂設備,如電視機、音響,拔掉電話線,家庭成員之間說著悄悄話。這種過度的安靜也會引起考生心理緊張產生焦慮情緒。
不要過分強調高考意義深遠。家長一有空就和孩子談高考的重要性,將高考與考生的前途緊密聯系在一起,不停地向考生灌輸一種聲音:“考不上重點大學,以后就找不到好工作,在社會上就難以立足,難有發展。”這些引導無形中給考生造成心理壓力,令考生如臨大敵,焦慮增強,不能進行有序復習和備考。(記者 苗青)
[責任編輯:任麗華]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