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合少鎮:改善農村基礎設施 打造特色美麗鄉村呼和浩特新聞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保合少鎮以黨建為引領,以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為著力點,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今年,保合少鎮建設300噸蓄水池1座、新鋪設和改造輸配水管網1000米、機電井1座,并配備紫外線水質消毒設備等配套設施,有效解決了大窯村、面鋪窯村928戶村民飲水困難、水質不達標的難題。
“真的是太好了!咱們大窯村吃水難的問題終于解決啦!”大窯村村民劉改改看著從水管里流出的自來水高興地說。
和劉改改一樣高興的還有保合少村村民趙二俊,他家今年用上了抽水馬桶。“我就是羨慕城里人家里的上下水。現在我們村也通了污水管,咱的日子是越過越好啦!”趙二俊笑著說。
在保合少鎮政府的主持協調下,保合少村污水管網改造工程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目前已完成20.13km污水管道鋪設、3座化糞池和1143個污水檢查井建設。改造完成后,將惠及村民1371戶、4404人,全鎮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將達到100%。村民家門口的事兒,不能是“干部干、群眾看”。在實施過程中,保合少鎮黨委堅持建設模式、管護模式創新,把規劃還給鄉村、把設計還給農民,把流程從自上而下變為自下而上。
11月的大青山寒意陣陣,但是山腳下的農業大棚里卻是另一番生機盎然的景象。
在保合少鎮野馬圖村的葡萄大棚,一排排郁郁蔥蔥的葡萄藤架整齊排列,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掛滿枝頭。農民董小兔穿梭其中,一邊將熟透了的葡萄采摘打包,一邊招呼著前來采摘的游客。
“根據咱們野馬圖村的地理優勢,村黨總支積極帶領村民們探索四季采摘與鄉村旅游相結合的發展之路,目前野馬圖村‘四季采摘’的品牌已經逐步形成?!币榜R圖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周海峰告訴記者,如今不論春夏秋冬,只要到了節假日,四面八方的游客都會涌向村里,體驗采摘的快樂。
四季豐收的野馬圖村僅是保合少鎮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保合少鎮黨委根據各村特色,以獨特的地域文化、集約化的農業園區為基礎,成功打造出一批獨具特色的美麗鄉村,將過去的種植農業轉變為更適宜保合少鎮各村發展的觀光農業,在實現農業產業升級的同時,打造出不同的品牌效應,吸引了海內外游客前來休閑度假,不僅帶來了歡聲笑語,也帶來了產業的豐收。(記者 劉沙沙)
[責任編輯:任麗華]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