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區司法局聚力打造“法律援助+”模式扎實做好民生工程包頭
昆區司法局聚力
打造“法律援助+”模式
扎實做好民生工程
近年來,包頭市昆區司法局立足新時代法律援助工作職能定位,堅持黨建引領、服務大局,緊緊錨定“踐行宗旨為民造?!钡哪繕巳蝿?,拓寬法援渠道,積極探索“法律援助+”模式,大力提升法律援助的服務質量和服務便捷性,以實實在在的專業服務促進法治的高質量發展,讓更廣泛群眾共享法治紅利、感受法治溫暖、感受法治力量,促進法治領域的“共同富?!?。
“法律援助+主題宣傳”,擴大影響力。線上宣傳拓廣度。通過政務服務網、微信公眾號、抖音在線直播等方式,同時充分利用“紅領·法都嘟”“徐娜說法”等各類普法品牌,集中宣傳推送法律援助的范圍、形式、申請條件等內容,不斷擴大法律援助宣傳的覆蓋面和效果。線下宣傳拓深度。以“法援惠民生”系列活動為載體,以“法援六進”為依托,深入村居、企業、機關、學校、軍營等重點領域,有針對性地開展現場法援宣傳活動;組織全區相關法治部門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專題培訓講座,通過以學促思、以思促悟、以悟促行,為全區群眾提供更高水平的法治服務;結合“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民法典宣傳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法治宣傳和講座,進一步提高群眾法治意識,推進法律援助宣傳工作走深走實。
“法律援助+服務保障”,提升便捷能力。打造服務平臺。昆區已建立完善的法律援助三級服務平臺,區級設立1家法律援助中心,15家鎮(街)均設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110家村(居)均設立了法律援助聯系點,以站點形式將法律援助服務帶到群眾身邊。暢通“綠色通道”。針對軍人軍屬、農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體,享受“三優先”服務。對于行動不便的殘疾人、老年人、重病患者等特殊群體實行電話預約、上門服務,打破以往“群眾有事找上門”的被動理念,實現法律援助最大限度、最快速度地滿足群眾的法律援助需求。推行“減證便民”。針對免于提交困難證明的受援對象,減少審查環節,公開承諾,壓縮受理、審批時限,對符合即時辦理的,給予即時辦理;已經出具過困難證明的,一年內再次申請法律援助,可以繼續使用證明材料;通過“減證明”“減時間”“減次數”,提高服務效率。
“法律援助+規范建設”,提高公信力。健全延伸服務機制。不斷優化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在援助前、援助中、援助后等各個環節強化辦案質量管理。引進優質社會律師資源,建立常備法律援助人員資源庫,探索“點援制”,成立法律援助志愿服務隊,提升法律援助社會實效,落實刑辯律師全覆蓋。建立案件質量監督機制。從受理申請、審核辦理到案件承辦、結案歸檔,建立全程質量考核評估機制,定期開展法律援助卷宗評查、歸檔工作,對不符合要求的卷宗進行限時整改。嚴格做好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工作,在確保循環順序的基礎上,優先考慮便民性、專業特長等因素,使得案件指派更加精準、案件承辦更加專業、高效,確保法律援助案件辦案質量,提升群眾辦事安全感、信任感。
[責任編輯:段麗萍]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