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區:溫室大棚種出致富新希望包頭
最近一段時間,包頭市青山區興勝鎮羊山窯村正如火如荼地開展溫室播種,一棟棟溫室連成一片。走進溫室,一股溫暖的熱氣撲面而來,村民正緊張忙碌地整地、覆膜、播種,充滿勃勃生機。
2023年,興勝鎮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聚焦高效農業,聚集優勢資源,加快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在羊山窯村建設高效組裝式溫室項目,一棟棟溫室的“崛起”,推動傳統產業提質增效、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新式溫室成為鄉村振興新支點。
“羊山窯村建設高效組裝式溫室項目總用地55169.7318平方米,計劃在2025年底前建設高效組裝式溫室19棟(含耳房),配套建設供配電、給排水等設施。現在,一期項目已建成溫室7棟,目前種植了蘿卜、菠菜、生菜、茼蒿、油麥菜等20多個品種,主要是為了驗證溫室的種植溫度,明年我們還準備與企業合作種植玫瑰。”羊山窯村黨支部書記劉永智介紹。
“以前,村里的溫室在夏季經常閑置,現在新建的溫室能調控溫度,一年四季都能耕種,真不錯!”提到改建的溫室,村民劉忠源贊不絕口。
據興勝鎮相關項目負責人介紹,羊山窯村建設高效組裝式溫室項目的核心技術為水蓄熱內保溫雙膜雙被技術,這種技術在青山區是首次應用,可以實現在北方高寒地區冬季不加溫開展越冬生產,夏季不降溫開展越夏生產。同時,后期還能通過物聯網云平臺實現溫室環境和作業關鍵環節的自動調控。
新項目全部采用裝配式結構生產,具有省時、省工、對立地條件要求低的特點,在控肥增效方面采用了精準施肥、減肥增效技術模式。興勝鎮相關項目負責人說:“相比于傳統的栽培模式,在現有的產業園中種植,化肥減少5%,農藥減少5%,人工減少15%,土地利用率提升50%,較常規溫室設施生產增產15%,新品種覆蓋率100%,新技術覆蓋率100%。”
為了增加村集體收入,充分吸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羊山窯村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產業融合、社會參與”的基本原則,積極探索“政府+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方式,創新產業化經營模式,促進村企良性互動,形成利益緊密、產銷一體的新型產業化經營機制,打造現代農業發展共同體。“村民外出打工,家里只有老人,年紀大種不動地,土地就閑置了。我們通過溫室提檔升級,既帶動了村里的產業發展,也能吸引村民回村創業,增加他們的收入。”羊山窯村委會副主任張勇說,項目建成后,將采用村企合作市場化經營、村支部領辦合作社等方式,實現種植、管理、農資、技術、服務、銷售“六統一”。
目前,興勝鎮以規模化、市場化、品牌化為方向繼續推進項目二期建設,打造高寒地區高效農業示范基地,進一步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延伸農業產業鏈條,推動種植區變景區、休閑旅游、科普觀光的融合發展。(記者 霍曉霞)
[責任編輯:任麗華]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