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守護好這片山林呼倫貝爾
正在巡護的劉立柱。
2月2日一早,內蒙古森工集團庫都爾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南溝管護站的管護員劉立柱,換上雪地靴,帶上工具,開始了一天的森林巡護工作。
“今天可是小年啊,還要巡護嗎?”面對記者的疑問,54歲的劉立柱告訴記者,站里算上他共有3名管護員,最小的54歲,最大的已經58歲,負責528公頃山林的巡護工作。小年是工作日必須要巡山,就是春節期間,他們也要輪流在這里值班。雖然與家人聚少離多,但能保護好從小長大的地方,他真心為這份工作感到自豪。當看到開春時漫山樹木新吐的嫩芽和聽到動物的歡叫,更是滿足得不得了。他相信在他們的看護下,這一方天地會更加生機勃勃!
冬季的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深處風雪彌漫,管護員們常常是在齊膝深的積雪中深一腳淺一腳地前行,當積雪順著鞋口灌進鞋內,涼氣便瞬間從腳掌傳遍全身。
“看,這是狍子的腳印,是新留下的。”一路上,動物的足跡不斷,劉立柱說,現在巡護時見到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多,有野豬、野兔、猞猁,還有成群的野雞和花尾榛雞……
途中,劉立柱渴了就吃一捧雪,并告訴記者,他們每天都要步行10多公里山路巡山,夏季帶上干糧和水,中午在山上對付一口,冬季天氣太冷,吃飯不方便,他們會在完成巡護工作后,趕到管護站吃飯。劉立柱說,今年的雪不算大,往年雪大時經常要在沒腰深的雪中跋涉,七八個小時才能完成一次巡護。
劉立柱告訴記者,他們每天都要對轄區內野生動物主要活動區域開展清網、清套、清夾等工作,全面消除獵捕野生動物安全隱患,同時也帶好斧子等工具防身。
“我將巡護的所見所聞都寫到記錄本上,你看,這本已經快用完了。”說著,劉立柱拿出了巡護記錄本,上面詳細記錄著每次巡護發現的問題,他說這是每一名管護員的“作業”。
除了日常巡護,他們還要開展野生動物監測工作。他們將遠紅外相機安裝在水源和食物充足的地方,每隔半個月來更換一次相機電池。
劉立柱更換遠紅外相機電池。
在山林中,劉立柱來到一處安裝有遠紅外監測相機的樹木旁,為相機更換存儲卡和電池。查看相機拍攝畫面時,他又有了驚喜的發現。“相機拍攝到了狍子、野兔還有野豬,說明現在對野生動物的保護見到了成效。”劉立柱說,看見這些動物,十分有成就感,正是有了我們的監測數據,才能為更好保護野生動物提供準確翔實的科學資料。
內蒙古日報·草原全媒記者:劉玉榮
實習生:馬莉
[責任編輯:段麗萍]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