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新城區:從“五大區塊”破題發力 推動經濟轉型蝶變呼和浩特新聞
華為內蒙古區域總部、航天六院總部基地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中交內蒙古公司、江西水投等企業相繼入駐科技城企業總部基地;蒙牛奶產業鏈大廈、呼和浩特數字經濟產業園,北京十灃科技、國聯股份等高新技術企業加速集聚……過去一年,新城區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實現730億元,同比增長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5億元,同比增長8%。
2023年的新城區經濟突破發展瓶頸,取得了沉甸甸的收獲。成績的背后是新城區一以貫之的經濟轉型發展思路。近年來,新城區緊扣“創新發展”和“高質量”兩個關鍵,圍繞重點領域和核心區域建設,增強發展新動能,轄區經濟轉型升級向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作為首府中心城區,新城區圍繞提升“五大能級”,從“五大區塊”破題發力,按照“打造高品質城區、培育高端服務業、發展高科技城、建設綠色家園”的發展定位,不斷優化產業架構,提升產業能級,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在呼和浩特科技城企業總部基地,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內蒙古創新發展研究中心、江西水投內蒙古心澄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華榮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高新技術企業集聚。部分新入駐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正在加緊裝修施工。整個基地內外科技感十足,各項高新技術專利在全國領先,充滿創新活力。
引進高科技型企業、科技城企業總部基地建設、數字經濟項目成功落地,都只是新城區從傳統經濟產業向高端技術型經濟產業轉型的一個縮影。
新城區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優勢,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城厚植產業根基。以科技城為主陣地,讓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聚焦總部基地和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生物科技“1+3”布局,高標準謀劃科技城的未來發展。全年實施128個區級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完成年度投資200億元以上,計劃新引進億元重點項目50個以上,完成協議投資100億元。
與此同時,隨著產業迭代升級,政策不斷落地,新城區“五個大起底”行動取得實效,累計收回沉淀資金729.4萬元,辦結待批項目手續591個,消化批而未供土地227.2公頃,完成“半拉子”工程銷號,更多資源要素被激活釋放。
經濟轉型事關可持續發展,近年來,新城區“高起點”謀劃產業布局,強化產業支撐,“大力度”推進重點項目落實,夯實產業載體,穩步推進區域經濟結構轉變,努力將經濟結構轉型這個“重要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如今,新城區緊緊圍繞“一條主線、五個示范鏈、一個保障”推進工作落地落實。舉全區之力做好科技城創新發展這篇大文章,全力打造科技創新示范鏈。用足用好首府支持科技城發展的8條措施,大力發展“總部基地+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生物科技”產業,持續做大科技城經濟總量。強化規劃引領,加快發展樓宇經濟,抓好科技成果轉化,科學謀劃未來產業,加快推動智算中心建設和布局場景應用,打造內蒙古算力樞紐節點上的“智算應用區”。
實踐發展不止步,解放思想無止境。新城區描繪新經濟產業聚集的新藍圖正徐徐展開。
今后,新城區將圍繞首府科技城和大青山敕勒川,以科技創新開辟發展新領域,以綠色發展拓寬價值轉化新路徑,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起支撐科技創新的生產生活空間。以實體經濟為著力點,構建以現代農業、新型工業和高端服務業為支撐的產業體系。著力打造“5條精品示范鏈”,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全面建設高質量“五宜”新城。(記者 劉沙沙 通訊員 梁良)
[責任編輯:孫麗榮]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