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泥 “變身記”包頭
工人在發酵車間加緊作業。
隨著城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我們的城市每天都有大量的污水產生,污水處理后形成的黑臭污泥也逐年增加。那么,污泥如何處置?處置后的污泥究竟有何用處?近日,記者走進包頭市污泥處置中心一探究竟。
“因為污水中攜帶有大量的微生物,所以我們采用好氧發酵工藝,在預處理階段,將破碎的秸稈作為有機質的補充與污泥經皮帶送至混料機攪拌,調節物料比及含水率,達到好氧發酵工藝的要求后送至發酵槽內。”在污泥處置中心,記者走進發酵車間,難聞的氣味撲鼻而來。包頭市再生水公司生產部副部長王健告訴記者,作為此項工藝的關鍵步驟,在發酵分解階段通過翻拋機混合攪拌和工藝風機充氧曝氣,控制溫度、濕度等因素,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物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經過15至20天的好氧發酵,完成了污泥的充分分解轉化,形成發酵腐熟的物料,實現污泥的減量、穩定和無害化。發酵腐熟的物料經過進一步處理,經篩分選出成品料。
近年來,隨著包頭市污水處理量以及污泥產生量的逐漸增多,原有的污泥處理處置方式已不能滿足環境保護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污泥處置已經成為污水處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污水處理設計、運行必須考慮的重要環節。
2016年,包頭市積極推動污泥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因地制宜地確定污泥處理處置方式,組建運行包頭市首家污泥無害化處置單位——包頭市污泥處置中心,采用好氧發酵工藝,設計處理能力300噸/日污泥,污泥處置后的成品料經檢驗符合國家相關標準。中心的組建運行填補了我市污水處理污泥集中處置的空白,實現了污泥管理逐步從“重水輕泥”向“泥水并重”,標志著污泥處置工藝邁入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的新階段。
很難想象,在這里,每天一車車臭氣難聞的污泥被運進車間,經過工藝處理就變成了觸手可抓的固體肥料。
手捧著經過最后一道工序處理的干污泥,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23年污泥處置中心共處置濕污泥10萬噸,經過無害化、減量化處置后,最終有5萬噸成品料出廠。這些成品料有的可直接作為‘營養土’改善土質、滋養植物,有的用于園林綠化、林地、草場、礦山生態修復、荒山荒漠治理、鹽堿地治理等有機營養基質土使用……”污泥處置在對城市生態環境作貢獻的同時,也為城市發展提供著營養土等資源。
王健告訴記者,作為污水處理的必然產物,污泥合理利用不僅能變廢為寶,還能增加經濟效益,實施污泥處理處置對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污泥處置能力的大幅提升,也對包頭市持續做好生態環境保護、污泥的資源化利用及城市長遠發展等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充分發揮科研優勢,拓寬再生水公司污泥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途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2023年,包頭市再生水公司與東北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合作以來,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共同聚焦污泥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技術瓶頸,重點突破污泥穩定化和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協同處置、污水廠內污泥減量等技術裝備的研發,開展污泥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創新技術應用,推動技術成果轉化,力爭打造高端技術合作平臺,建立污泥處置及資源化利用產業示范基地,為包頭市污泥處置和資源化利用、餐廚與污泥協同處置等相關產業發展提供強大創新資源和發展動力。(文/圖 記者 李春燕)
[責任編輯:任麗華]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