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保“零距離” 健康有“醫”靠包頭
2024年度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繳費工作進入最后的攻堅階段,為了避免居民因繳費不及時、斷繳等問題影響看病就醫,包頭市建華社區從設施升級、服務提檔、宣傳聯動三方面著手,穩步推進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繳費工作,扎扎實實將醫保惠民利民政策送到居民手中,有效減輕居民看病就醫負擔。
街道和社區兩級聯動、周密部署,社區層面細化各項任務,通過摸排核對、與去年同期數據對比等方法,篩查出2023年已繳費、2024年未繳費居民花名冊,社區工作人員實時跟蹤醫保參保繳費工作進展,共落實居民138人,并逐一按照網格進行分類備注,將責任落實到每一名工作人員,每名網格員按照名單逐一通過打電話、發微信、入戶等方式提醒居民不要錯過最后繳費時間,確保今年居民醫保繳費“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建華社區利用戶外商業街和兩大院校廣告宣傳欄、抖音醫保政策短視頻、居民醫保繳費群、和合烏素圖公眾號等平臺多渠道、多角度對最新醫保政策進行宣傳。以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為重點,動態掌握特殊群眾參保情況,充分發揮社區網格員“主力軍”作用,對未及時繳費人員進行現場指導登記;利用社區醫保服務微信群,充分調動居民參保的積極性,增強社會保障能力。
建華社區醫保服務點設置綜合受理窗、黨員服務窗、醫保服務窗、“綠色通道”服務窗口,工作人員通過“一對一指導,手把手幫辦、代辦,面對面服務”的“無前臺”服務模式,實現“一窗通辦”,確保居民在15分鐘內快速辦理完醫保相關業務。針對行動不便、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年齡較大的老年居民,提供上門辦理服務,推動醫保服務便民化、高效化,不斷提升參保群眾的幸福感。設置黨員先鋒崗,針對辦事群眾不清楚辦事流程、老弱病殘孕群體辦事不方便等客觀現實問題,常態化、制度化開展“幫代辦”志愿服務。開展線上幫辦答疑服務,提高醫保政策知曉率,讓轄區居民“零距離”參保,使人人有醫保,健康有“醫”靠。
(記者 趙永峰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任麗華]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