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夢想“城”就青春呼和浩特新聞
2022年6月,呼和浩特市成為全國首批、自治區唯一一家全國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圍繞“讓城市對青年更友好、讓青年在城市更有為”目標,呼和浩特市相繼出臺了“人才新政10條”、“引人留人18條”等青年關愛政策套餐,實施“三年十萬大學生留呼”工程、“五萬大學生留呼專項行動”,將青年工作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組建了專班、出臺了方案,找到了青年可為、能為、善為的切入點。
組織動員青年投身創新創業熱潮。呼和浩特市提供優質就業崗位、創造良好創業環境,為來呼留呼人才量身定制、集中打造價格低、品質高、環境好、配套全的超大型“青年社區”,讓在呼生活和工作的年輕人“來時一個包,安下一個家,共建一座城”。圍繞落實“科技突圍”工程,開展“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創建,不斷完善與包頭市的常態化合作聯動工作機制,強化兩地科技資源互聯共享、科技人才交流互動,找準靶心,落好點位,推動兩市產業協同創新發展。同時今年實施創新人才引進計劃,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100名以上,既為科技人才搭建好“大展拳腳”的舞臺,也為科技人才提供好解決后顧之憂的“關愛套餐”。 強化高校畢業生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加大創業孵化園區建設力度,舉辦創業創新大賽賽事交流活動,多措并舉將呼和浩特打造為青創英才匯聚的“強磁場”、炫技的“比武場”,讓青年人才激蕩出澎湃的城市活力。今年還將推出“創業助航行動”,推進創業園孵化基地、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基地、眾創空間、青年創業孵化器等創業載體建設,2024年新增創業載體10家以上;市四區分別打造1家特色鮮明、功能完善、效果明顯的公共創業載體,各旗縣圍繞區域特點建設1家返鄉入鄉人員創業園孵化基地,進一步落實場租補貼、加大“以獎代補”資金扶持力度,促進更多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組織開展“中國創翼”呼和浩特創新創業大賽、“互聯網+”創新創意大賽等活動,選樹青年創業典型,厚植創業氛圍。
組織動員青年立足崗位建功立業。呼和浩特市實施了新時代青年崗位建功行動,推動“隊、號、手、崗、賽”等品牌豐富時代內涵。今年,圍繞我國第一支青年突擊隊成立70周年、青年文明號和青年崗位能手工作啟動 30 周年開展系列活動,并開展“全市鄉村振興青年先鋒”選樹活動,培養和選樹一批扎根農村、推進現代農牧業發展的優秀青年典型。同時充分發揮各大電商平臺優勢及影響力,組織開展“青耘北疆”直播助農活動,提高優質農特產品的知名度和曝光度,引領青年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火熱實踐。團市委組織開展了青年創業就業、新職業新業態等技能提升專題培訓,提升青年創業就業能力。廣泛組織首府青年參加職業技能競賽和世界青年技能日等活動,大力弘揚工匠精神。
組織動員青年有序參與社會治理。團市委重點打造“青年會客廳”、成立共青團(青聯)界別政協委員工作室,架起聯系服務各領域青年的“連心橋”,積極引導青年有序參與社會治理,讓青年為城市發展建言獻策;深化“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暢通青少年利益訴求表達渠道。同時積極構建“共青團+社會組織+志愿者”組織模式,培育基層治理青年人才隊伍,引導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實施以大學生進社區“百人計劃”,聚焦助力城市基層治理,積極培育發展以共青團主導的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激發基層社會治理新活力。持續開展“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工作,服務涉及基礎教育、生態環保、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領域,助力基層社會治理。
組織動員青年助推生活品質提升。為推動呼包“同城化”取得實質性進展,讓更多青年感受到“雙城便利”、享受到“雙城實惠”,真正實現“1+1>2”的效果,我市創新打造青年發展型街區、園區、青年友好場館等青春主題場景,提升青年對城市的歸屬感。為滿足青年消費“新需求”,加快商業綜合體建設,今年在市四區改造提升“一刻鐘便民生活圈”10個,又開放50處早夜市、集市,培育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國貨“潮品”、流量經濟等新消費熱點。與此同時,我市圍繞 “北疆文化”品牌,全力打造博物館之城、雕塑之城、藝術之城、現代文明之城,全力提升首府文化能級,塑造文化“新印記”,不斷增強青年群體對首府的城市認同。大力發展青春氣息濃厚的文旅新業態,推動傳統旅游向“全季游、全域游、全景游”融合轉型。促進青年與城市互動,今年我市策劃了春節、“五一”等節慶活動,組織了一系列文旅活動,還市場化舉辦流量明星、頂流樂團等演出活動,讓青年人以青春視角融入呼和浩特,用青春激情愛上呼和浩特。(青橙融媒記者 呂會生)
[責任編輯:孫麗榮]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