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鄉村全面振興插上“數字化翅膀”呼和浩特新聞
數字化、智能化已經融入鄉村治理的方方面面,為鄉村治理帶來了諸多便利。今年4月初,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善岱鎮的蘑菇種植基地門口也有了電子保安。
“重點區域,請馬上離開!重點區域,請馬上離開!”只要有人靠近蘑菇基地門口,AI智能監控攝像頭就會立馬“喊話”,并且及時把來客信息和圖片反饋到管理員處,基地管理員通過手機,隨時隨地就能監看到人員出入基地的情況。
“以前我們雇了一個保安,白天就在門口這個門房里坐著,但還是有人趁保安吃飯、去洗手間的空隙悄悄溜進來,做不到無死角管理,而且我們每個月還需要支付1500元到2000元的工資,也是不小的成本。通過電信給安裝的這個監控,我們保安也不用雇了,門口一有人進來大喇叭就會有提示,手機還能看到出入人員清晰的截圖,這高科技的東西真是好,省人、省事、更省心!”善岱鎮蘑菇基地負責人胡占軍說道。
走進善岱鎮周邊村子,街頭巷尾、村民的房前屋后,隨處可見一個個高清攝像頭。這些攝像頭全部接入該村的“數字鄉村”平臺,通過平臺大屏,村管理員可以實時對公共區域衛生及安全進行監控,了解社會治安等情況,對重點區域進行實時監控。另外還安裝了“天翼大喇叭”等智慧產品,可以實現手機定點分區域“喊話”功能。村里的戲臺是村民們經常聚集的地方,大家閑聊時難免發生口角,以前村管理員只能通過圍觀群眾的描述來解決糾紛,稍有偏差雙方都不滿意,自從有了“天翼大喇叭”和智能監控,徹底打破了清官難斷家務事的老說法,監控回放讓每一步評判都有了事實依據,糾紛雙方面對事實也都心服口服,真正實現了數字平臺在鄉村落地的具體成效。
“有一次,我們在監控中看到有人摔倒了,趕緊派人過去,發現是一個80多歲的老人騎電動車摔了,幸好大家幫忙及時扶起來。還有一個村民丟了4只羊,說是傍晚以后走出去的,我們村子有4000多人,居住面積比較大,也不知道羊是朝西走了還是朝東走了,天黑也不好找,后來就說調監控看看,發現從村西走了,就從西面開始找,最起碼找的范圍小了,然后找了1個多小時就找到了。別看就是4只羊,這對沒有其他穩定收入的農民來說,那就是天大的事了!現在村民們都知道有監控了,一下子就感覺安全了。”善岱鎮朝號村村委會副主任李志軍介紹說。
中國電信呼和浩特分公司先后投入30萬元幫扶土默特左旗善岱鎮,在全鎮12個村安裝261個攝像頭。下一步,中國電信呼和浩特分公司將繼續推進剩余16個村的監控安裝,同時不斷完善平臺功能,可接入呼和浩特市現有城市管理的相關平臺,實現應急管理、氣象預報、環境監控等功能,逐步實現全鎮公共區域衛生及安全24小時實時監控和管理,讓數字化建設為鄉村全面振興插上科技和信息的翅膀,進一步提升善岱鎮鄉村治理水平,積極推進農牧業農村牧區現代化發展。
[責任編輯:孫麗榮]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