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敏:一名醫務工作者的無私情懷赤峰
4月28日,中華全國總工會表彰了一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赤峰學院附屬醫院院長張麗敏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張麗敏從事臨床和管理工作33年來,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始終以“救死扶傷”為天職,將自己全部精力奉獻給醫院、服務于患者,以一名醫務工作者的無私情懷,書寫了附院人的好故事。張麗敏先后榮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自治區勞動模范、自治區三八紅旗手、優秀醫務工作者等榮譽,《健康報》等中央和地方新聞媒體多次專題報道了她的先進事跡。
張麗敏是眼科碩士、法律碩士、醫院管理碩士,二級教授、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研究型醫院移動醫療委員會常務委員等職務,作為醫者,張麗敏用高超的醫術和良好的醫德為無數患者解除病痛,重現光明;她帶領團隊在較好地完成臨床、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研討科研課題,她主持的《發光二極管照射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光生物調節作用實驗研究》獲得國家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填補了赤峰市眼科專業的空白,被評為眼科二級教授。
經過多年的臨床和管理工作歷練后,2017年張麗敏受聘赤峰學院附屬醫院院長一職。上任伊始,張麗敏迅速理清治院方向——依托三甲綜合醫院、高校教學醫院基礎優勢,與中國工程院俞夢孫院士團隊合作成立院士工作站,啟動“赤峰市人民健康系統工程”;牽頭16家醫院和1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建醫聯體;保持并加強和多家國內名院間的聯合與協作;院外的服務引進院內、院內的服務輻射到群眾,尤其是在赤峰市率先開展的“移動互聯網醫院”項目,不到半年時間注冊用戶已逾5.6萬人,診療支付88599筆,平臺營收1505萬元,現在每天網絡掛號已達到醫院總掛號數的28%,極大地緩解了掛號難、交費難、排隊難現象。
當前,國家推行多年、備受全社會關注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有著醫學、法學和管理學復合專業底蘊的張麗敏,和醫院領導班子圍繞“改革公立醫院服務管理,方便群眾看病就醫”的主旨,一起從人事制度改革到薪酬制度改革,從醫聯體建設到互聯網+醫療建設,取消藥品加成、控制規模增長、降低藥占比和耗占比、開展臨床路徑和單病種付費、開展日間手術等等,件件落實在了管理和診療全過程,樣樣走在了自治區前列。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張麗敏還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努力促進衛生事業。她帶領全區同仁積極探索、開拓進取,作出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自治區病案管理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所在醫院更是在全國病歷評比中屢獲殊榮。她領導的各級各類質控管理組織和學術研究組織,在病案管理、病案數據平臺建設、臨床路徑、DGRs管理工具評價、互聯網+醫療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開展水平全部處于自治區前列,得到衛生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和全區醫療機構一致認可。她也因此多次受邀出席國際國內學術研討的講壇,對相關工作起到了引領和示范的作用。
從一名普通醫生到一名出色的專家,她走得認真刻苦、嚴謹務實;從一名基層醫務人員到一名優秀的院長,她走得穩定扎實、腳步鏗鏘,一路走來,她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巾幗建功標兵”、自治區勞動模范、自治區三八紅旗手、優秀醫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等很多光榮稱號。
心中有不渝的信念,行動上才會有三十載如一日的堅持。仿佛永遠不知疲倦的張麗敏說:除了腳踏實地,沒有別的方式可以讓我們繼續前進;除了殫精竭慮,沒有別的方法讓我們不斷成長。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