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餐飲業 “明廚亮灶”工作見成效赤峰
近日,記者在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科了解到,為創新餐飲服務監管方式,提升餐飲安全質量,促使餐飲服務單位守法經營,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監督權,構建政府監管、企業自律、公眾參與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市食藥監局多措并舉,大力推進“明廚亮灶”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有8943家餐飲單位實施“明廚亮灶”,占全市餐飲單位的80.63%。
先易后難,分類有序推進。2015年以來,全市各旗縣區從學校食堂、大型餐飲單位以及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等高風險的重點餐飲服務單位入手,在這些單位率先實施“明廚亮灶”。隨后通過宣傳引導,鼓勵有基礎的旗縣區打造食品安全示范街,通過示范帶動,在整個餐飲行業內全面推進。目前,全市每個旗縣區都有一到兩條食品安全示范街,其中,阿旗天山鎮百合新城街所有餐飲單位廚房采用明檔,紅山區萬達廣場食品安全示范街所有餐飲單位廚房采用視頻監控,顧客可以直接看到廚房操作過程。
靈活掌握、因地制宜,鼓勵采用“互聯網+”模式。小型餐飲單位多采用透明玻璃窗、隔斷矮墻或設置參觀窗口等方式“明廚亮灶”,鼓勵集體食堂、中央廚房、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大中型餐飲和廚房不適合采用透明玻璃窗的小型餐飲單位,采用視頻監控式“明廚亮灶”,在烹飪加工、清洗消毒、食品庫房等關鍵環節和監管重點區域安裝在線視頻監控,同時將監控畫面連接至餐飲服務單位門口或者大堂等顯著位置的顯示屏上,對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加工制作的關鍵環節進行公開,并逐步通過網絡平臺向家長、消費者展示其加工制作過程。
持之以恒,結合日常工作穩步推進。與審批許可相結合,提早介入,鼓勵指導新辦證餐飲服務單位建成“明廚亮灶”;與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相結合,將“明廚亮灶”融入創建工作中,統籌推進;與日常監管工作相結合,在日常監管中引導餐飲單位實施“明廚亮灶”。
加強宣傳,使公眾輿論倒逼推進工作。通過電視、報紙等多種途徑對“明廚亮灶”工作進行宣傳,讓社會公眾了解并積極參與監督,形成推進實施的良好氛圍。消費者主動選擇“明廚亮灶”的餐飲單位就餐,倒逼主體責任意識淡薄、經營條件差的餐飲服務單位進行升級改造。
目前,我市餐飲業已由“廚房重地,閑人免進”的傳統管理模式,逐漸轉變為“明廚亮灶,歡迎監督”的現代管理模式。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