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魯科爾沁旗扶貧開發辦公室: 充分發揮資金效益 全力助推脫貧攻堅赤峰
阿魯科爾沁旗是國家級貧困縣,脫貧任務艱巨,旗委、旗政府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統籌整合各方資金、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率,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實的資金保障。
一、實現扶貧資金“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
針對財政資金使用分散、效益不高的問題,通過將資金統籌整合,精準使用,實現了“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2018年整合到位資金28,913.69萬元,其中中央層面的產量大縣獎勵資金、農業綜合開發補助資金等9項不同渠道資金18,661.24萬元;自治區層面的扶持嘎查(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生豬(牛羊)調出大縣獎勵等10項不同渠道資金9,448.37萬元;赤峰市市本級財政扶貧資金804.08萬元。
資金投向分別為:7個扶貧產業園區27,002.04萬元;農村牧區人飲工程1,466.50萬元;天山鎮前崗臺村農機服務隊購置機械59萬元;工商銀行小額貸款風險保證金351萬元;工商銀行小額貸款利息5.10萬元;內蒙古財信農業信貸擔保有限公司擔保費10.05萬元。
二、科學謀劃,健全機制,構建“大扶貧”工作格局
由于整合后的資金高度集中,數額較大,要求精準瞄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對管理工作提出更多新的要求。對此,我們進一步細化項目安排和資金需求,完善工作流程,規范資金運行,做到程序嚴謹,環環相扣,責任明確,安全高效。分年度制定了整合資金實施方案,印發了《阿魯科爾沁旗涉農涉牧資金整合使用管理辦法》。
旗政府注資成立阿魯科爾沁旗利民扶貧開發管理有限公司作為資金管理平臺,負責整合資金撥付及資產收益資金發放。出臺了《阿魯科爾沁旗關于貧困戶積分獎勵指導意見(試行)》,產業園區收益資金全旗統籌使用。
三、創新模式,精確瞄準,實現貧困人口全覆蓋
全旗245個嘎查村的貧困戶都與產業園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一是龍頭企業帶貧模式。企業通過延長產業鏈,為貧困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帶動貧困戶直接從事種植業、養殖業生產,獲取生產經營性收入。二是就業務工帶貧模式。企業向貧困戶開展種養業技能培訓,提供部分固定和臨時用工崗位,貧困戶按勞取酬獲取工資性收入實現穩定脫貧。三是轉讓勞務帶貧模式。企業把農機服務、物流運輸、產品銷售等環節的勞務交給嘎查村,由嘎查村組織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具體實施,增加多種經營收入。四是資產收益帶貧模式。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把到戶項目點餐資金投入到龍頭企業進行資產收益,貧困群眾通過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每年獲取穩定的分紅收益。五是積分獎勵帶貧模式。政府投入扶貧資金的收益打入利民公司賬戶,由利民公司根據積分獎勵指導意見,委托嘎查村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進行公益或獎勵扶貧。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