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魯科爾沁旗:植耕民族文化 推廣民族文化赤峰
阿魯科爾沁旗《蒙古汗廷音樂》是阿旗獨有的瑰寶,怎樣打造好這塊品牌,讓更多的人了解、分享?身為阿魯科爾沁旗文體廣電局局長的鐵柱認為:首先要提高其層次,一方面帶領蒙古汗廷樂隊到全國各地包括臺灣進行演出,另一方面千方百計申報為國家級“非遺”名錄。為此,他安排組成了專家班子,指定專人搜集相關資料,提出申報思路,反復研討論證,制作申報書、申報片,幾上呼和浩特、北京,向有關專家力陳發現蒙古族汗廷音樂的重大意義。在2014年11月獲批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阿旗已有國家級“非遺”項目3個、自治區級13個、市級29個;有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人2人、自治區級27人、市級62人。一舉走入全市全自治區“非遺”大旗行列。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還連續舉辦了五屆蒙古汗廷文化旅游節,開展了多次具有全國影響的學術研討交流、傳統技藝展示、蒙古汗廷音樂專場演出等大型文化旅游活動。旗文體廣電局被命名為“中國·蒙古汗廷傳承驛站”。成立了“阿魯科爾沁旗蒙古汗廷文化研究中心”,并與赤峰學院簽訂了蒙古汗廷文化共同研究合作協議。2014年7月,承辦了蒙古族游牧文化與生態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有來自國內外的70余名專家學者參會。2015年8月,舉辦了首屆烏桓鮮卑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有海內外20多所名校、科研機構50余名專家學者參會作學術報告。從2012年以來,先后爭取配套資金9596萬元,用于文化遺產保護、《蒙古汗廷音樂》復原傳承、博物館、文化站(室)建設等,有力地推動了全旗民族文化事業發展。
鐵柱喜歡讀書,也喜歡藏書,就是在蘇木嘎查任職時,廚子里裝的、隨身帶的都是書,繁忙工作之余,擠時間讀書,以至養成了習慣。在旗直機關干部中是出了名的。也許是因了這個緣故,他喜歡跟作家交朋友。特別是他當了文體廣電局局長之后,時常把作家們請來,幫助出謀劃策,聽取作家們對文化工作的意見。當然他也對作家們的創作予以大力支持,千方百計為他們創造條件。2014年,鐵柱提議,恢復已中斷多年的蒙漢文期刊《阿魯科爾沁》的出版,現已編印了23期;編輯出版了《阿魯科爾沁旗作家作品選》《阿魯科爾沁文庫》系列叢書、《草原游牧文化標志叢書——阿魯科爾沁卷》以及即將出版的《阿魯科爾沁旗作家作品選》(續)。相繼開展了“作家、藝術家、攝影家、音樂家看草原,走進阿魯科爾沁”系列采風活動。這讓當地的文藝愛好者歡欣鼓舞,也產生了很大反響。截至目前,阿旗已有6名蒙古族作家獲內蒙古自治區“索龍嘎”文學獎,1人獲全國少數民族“駿馬獎”。業余作者比原來增加了一倍。
鐵柱畢業于內蒙古師范大學地理系,先后當過蘇木的蘇木達兼任嘎查黨支書、蘇木黨委書記,旗財政局副局長兼現代辦主任。也許是跟他所學專業有關,或是多年基層工作經驗積累的結果,他喜歡從大自然的角度看問題,崇尚蒙古族的天人合一理念,對蒙古族游牧文化情有獨鐘。他曾翻閱大量蒙元文化資料,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他有了許多感悟和工作思路。2014年,他最早提出了打造西山蒙古汗廷文化園的設想。后來在制定“阿旗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時,明確提出了北部重點打造原生態游牧文化旅游區;中部打造以蒙古汗廷音樂為主的蒙古族文化產業園區;南部打造“中國草都”現代草原觀光休閑旅游度假區。具體提出了“一心一線,兩大片區”的思路。如今蒙東地區最大的蒙元文化主題旅游園區——蒙古汗廷文化園(占地2548畝,總投資5.5億元)已頗具規模,并正式開始接待游客,成了一道靚麗的景觀。
2015年,鐵柱產生了把蒙古族游牧生活搬上舞臺的想法。他幾上呼和浩特,找專家學者請教,多次跟本地蒙古族作家學者講自己的創作思路,傾聽他們的意見。經反復醞釀,最終確定了以阿魯科爾沁蒙古族游牧生活場景為主線,展現四季牧場勞動生活形態,凸顯原始信仰的神秘性,揭示蒙古族共同信仰的深層意義和天人互崇的哲學理念。經過兩年的精心準備,由他任總策劃藝術總監的大型蒙古族歌舞劇《阿魯科爾沁之韻》誕生了。該劇在第七屆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藝術節上成為亮點,并榮獲團體銀獎。在赤峰市第十二屆紅山文化旅游節演出也是轟動一時,獲專家學者高度評價。
鐵柱的民族文化觀是體現在一系列具體文化工作中的。例如阿旗博物館新館的建筑風格是以馬鞍、弓箭等蒙元文化元素為主,以突出展示蒙古汗廷文化特色。在他的建議下,赤峰市圖書館阿旗蒙文圖書館掛牌,購進蒙文圖書20000多冊,總計100余萬元。蒙文借閱室開架閱覽期刊36種,已覆蓋了全區公開發行的全部蒙文期刊。按照他的想法:將要打造全自治區乃至全國最大的縣級蒙文圖書館。他還曾提出建一座蒙古族民俗博物館,館址就在本旗的巴拉奇如德廟……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鐵柱帶領局領導一班人適應新常態,落實新要求,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將每位局領導帶套間的辦公室全部砍掉,改造成職工活動室,人員全部集中在一間局長辦公室,每人一個格子間,集體辦公。這在旗直機關是不多見的。
近幾年,阿旗的民族文化工作多次受到上級主管部門表獎。他表示:只要身在其中,那就要創新思路,真抓實干,讓阿旗的民族文化事業有新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