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區“放管服”改革讓“最多跑一次”成為現實赤峰
近日,市民呂俠來到松山區政務服務中心綜合辦理窗口辦理企業名稱申報事項。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他通過服務中心自主辦理區的計算機,在網上提交了企業名稱申報的相關信息。他感慨地說:“現在真方便,在網上就可以申報信息。不僅如此,還可以在網上辦理很多業務,就不用經常跑到這兒辦理了。”
2018年以來,松山區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商事制度改革取得了新突破。企業注冊登記時限由原來的15個工作日壓縮到2個工作日,實現了企業名稱核準、備案登記、地址變更等業務當場辦結。發放“多證合一”營業執照989份,發放電子營業執照14份,完成簡易注銷97戶。將受理核發個體營業執照業務下放到城區四個市場監管所。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置咨詢引導窗口、企業登記窗口、綜合服務窗口,辦理營業執照免費復印身份證明、租賃合同。在“三小行業”推行備案承諾制模式,按照“最多跑一次”“只進一扇門”的要求,持續優化服務流程,相繼推出營業執照郵政EMS快遞到家服務和營業執照丟失掛失公告等媒體在線掃碼便民服務。
個體戶劉勇說:“兩年前,我將準備好的資料提交到相關單位后,等了三天才拿到面館的營業執照,同時用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辦理了餐飲服務許可證。為辦理一個個證照,我需要到一個個相關單位辦理,前前后后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
1月8日,劉勇到政務服務中心更換營業執照,當日提交資料,第二日就拿到了新的營業執照。“以前,總覺得到政務服務中心辦理執照很麻煩。現在,到政務服務中心辦理執照,一次就可全部辦完,真是越來越方便了。”
劉勇的經歷只是松山區政務服務水平提升的一個縮影。該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覆蓋面非常廣。該區結合自身情況,對行政審批、行政權力、公共服務等方面的事項細化清單做了梳理。同時,提出在企業和群眾到政府辦事時,連同前期準備工作,實現“最多跑一次”和將審批服務延伸到村(社區)的目標。
松山區積極為促進就業創業降門檻、為各類市場主體減負擔、為激發有效投資拓空間、為公平營商創條件、為群眾辦事生活增便利。到2018年底,該區新登記市場主體5297戶,累計登記市場主體39622戶,注冊資本800多億元,從業人員達到13.7萬人。自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以來,年均注冊市場主體近萬戶,是改革前的3倍,新增各類崗位就業9.7萬余人。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