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魯:農村“小廁改”助力鄉村振興“大建設”社會
小廁所,大民生。農村“廁所革命”不僅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程,更是一項文明工程、民生工程。近年來,開魯縣以“小廁改”推動農村社會大進步,有力有序抓好農村改廁工作,提高農村改廁工作質量,提升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廁改工程管道鋪設現場。
在開魯縣各鎮場戶廁改造施工現場,挖掘機揮臂作業,施工人員下管、填埋,忙得熱火朝天;鎮村干部入戶宣傳、動員廁改戶整理自家院落,為改造做好準備;基層群眾積極參與,配合施工,一場鄉村廁所“大變臉”行動,正在全縣如火如荼地開展。
“我老伴患這病都多年了,上廁所很不方便。現在國家政策好,給補助,讓我們也能用上水沖式廁所,這是多少年的愿望啊!得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的關心。”開魯鎮戴家窯村村民王德海的老伴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往去屋外的旱廁很不方便。如今用上了水沖式廁所了,老兩口喜笑顏開。
為確保“廁所革命”高效推進,開魯鎮在組織鎮村干部實地走訪調查,摸清廁改底數的基礎上,制定了戶廁改造推進表,做到底數清楚,任務明確。嚴格按照時間節點推進,確保不漏一戶,不少一廁。通過召開現場觀摩會、專項推進會、片區部署會等方式,積極推進廁所改造工程建設。鎮村干部深入到村戶,根據村情戶情進行分類指導,并實時督促工程進度,確保工程質量。
廁改施工基本實現機械化作業。
“廁所一改造,生活質量就提高了一大截。現在來看,我們農村各方面生活條件和城里沒啥區別,生活上更是上了一層樓。”開魯縣東風鎮東方紅村73歲老黨員牛廣銀有感而發。
東風鎮在廁所改造工作中,要求改造戶全程參與,主動監管施工質量,確保高標準完成任務。同時,對已完成的廁改戶進行定期檢查,確保每戶的水沖式廁所都可以正常使用,切實把“小廁所”改造辦成民生幸福實事。該鎮班子成員包片,包村干部包村,村固補干部包戶,分管副職具體負責工程質量,鎮村干部全部下沉到戶宣傳、發動,提高群眾知曉率。同時,通過錄制廁所改造宣傳視頻現身說“法”,利用微信、快手等平臺進行經驗推廣分享;將東方紅村、東七家子村和電報局村列為2020年整村推進村,將官銀號村、東風村、永合村、東敖包村、雙林村列為重點村,通過樣板村和示范戶的典型示范作用及輻射帶動能力,推動全鎮廁改工作整體進行。
吊裝化糞池。
在建華鎮常興村,施工隊挖坑、打孔、鋪管道、吊裝化糞池……“廁所革命”正在緊張有序地開展。半年前,該村村主任李志成首先安裝了水沖式廁所,通過半年的使用,打消了安裝之初擔心屋內會有異味的疑慮。李志成帶著村民去他家親自體驗,帶動更多村民參與其中。
建華鎮通過逐街入戶等方式,向群眾宣傳農村改廁政策,答疑解惑,讓村民消除顧慮,對廁改工作有更加細致深入的了解。同時建立日通報制度,鎮級成立改廁工作小組,并計劃再增加10支施工隊伍,確保全鎮改廁施工進度。針對不同群眾制定改廁政策,分類施策、精準施工,確保群眾滿意。
“我兒子小時候就有一個愿望,那就是屋里能有衛生間。2019年,我家安裝了水沖式廁所。過年的時候,我兒子回來看到后特別高興!”說起廁所改造工程帶來的幸福感和滿足感,義和塔拉鎮小榆樹村村民孫亞紅拉開了話匣子。
作為農牧結合的民族鎮場,義和塔拉鎮充分認識到抓好“廁所革命”對提高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質量、改善農村衛生條件的重要意義,壓實責任、搶抓工期,努力將廁改工作打造成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
為切實將“廁所革命”這一民生工程落到實處,吉日嘎郎吐鎮組織人員先后兩次開展廁所改造現場觀摩交流會,并通過廣播、微信群、入戶宣講等方式對廁改相關政策、意義進行宣傳,提升群眾對“廁所革命”的認知度和參與度,營造“廁所革命”工作的良好氛圍,安排兩組督查人員督查落實,從原材料、施工、技術層面層層把關,確保工作規范有序。
黑龍壩鎮將農村廁所改造作為改善農村衛生環境,保障農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基礎性工程,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做到改造一戶,合格一戶,將廁改工作作為評選“文明生態村”和“文明家庭”的先決條件,形成有力的推進機制和工作合力。
改造后的水沖式廁所干凈又整潔。
為開展好“廁所革命”,開魯縣堅持因地制宜,先后到北京、甘肅、浙江以及鄂爾多斯等改廁先進地區考察調研,結合本地村莊人居環境現狀、氣候條件和農牧民實際需求,主要推廣實施“水沖式衛生廁所+裝配式三格玻璃鋼化糞池+資源化利用”技術模式。此外,還通過報紙、電視、新媒體客戶端,開設《抓好“廁所革命”,提升鄉村“顏值”》專欄,廣泛宣傳報道“廁所革命”的目的、意義及相關政策,宣傳報道各鎮場農村戶廁改造工作年度目標、推進舉措、完成時限等方面的工作開展情況,廣泛開展宣傳引導,加深干部群眾對改廁的認識,動員群眾積極參與“廁所革命”。?(王立成 張美娜 秦英 王瑞熠 秦笑波)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