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區的老年人真幸福社會
“這個南瓜真好吃,社區想得真周到。”9月30日,在達爾登社區千家和眾新家園的小廣場上,剛參加完活動的李老太一邊品嘗著紅吉討號村的南瓜,一邊向達爾登社區書記顧笑春豎起了大拇指。自從達爾登社區成為賽罕區為老居家服務試點社區以來,唱歌、跳舞、打球、下棋、表演……這個社區老年人的生活就成了很多人羨慕的樣子。
“社區共有7支文化隊伍,隊員都是轄區的老年人,每次活動都少不了他們。”顧笑春說。
在達爾登社區服務中心,各個功能室里都擠著不少居民,打牌的、打球的、練字的、跳舞的……大家玩兒得不亦樂乎。
“來,每天都來。早晨來了有早點,吃完早點就到上面來打球。今天的人不多,前幾天人多的時候連隊都排不上。打完球之后還能在這里吃午飯,都是我們老年人喜歡的飯菜,價格也不貴,分量還足,有時候玩球玩兒得晚了就在這里吃一口,然后再回家休息。”正在打球的于先生說。
70歲的李女士是社區藝術團的團長,幾乎每天都來社區活動中心,有時候唱歌,有時候朗誦,有時候參加社區組織的活動。“社區有各類功能室,像書畫室、舞蹈廳、棋牌室等,環境特別好。上了年紀的人在這里活動再合適不過,不僅有同伴,還有吃飯的地方,我們都把這里當成了第二個家,平時遇到什么煩惱,來這里唱唱歌、打打球,煩惱也就煙消云散了。一樓還有門診,有個頭疼腦熱的,在社區就都解決了,感覺特別幸福。”李女士說。
記者來到為老服務餐廳,雖然剛過11時,已經有老人陸陸續續來吃飯了。餐廳的墻壁上貼著菜譜,每周、每天有什么菜品一目了然。魚香肉絲、青椒豆腐皮、肉炒粉條、素炒鮮蘑、紅糖酥餅、南瓜饅頭、花卷、米飯等已經擺到取餐區,還有免費的奶茶。達爾登社區書記顧笑春說,老人在餐廳吃飯可以根據不同年齡享受優惠,例如一份飯菜18元,60歲以上的老人就餐是16元一份,而且是管飽吃。除此之外,像端午節、中秋節,社區還會組織居民到餐廳制作傳統美食。
據介紹,達爾登社區有4000多戶、7000多人,其中老年人有1000多人,是賽罕區為老居家服務的試點社區。社區黨建服務活動中心有2100多平方米,共3層,一層是便民服務大廳;二層是各類功能室,包括書畫室、日間照料室、心理輔導室、為老餐廳、市民學校等;三層則是居民文體活動大廳,有放映室、舞蹈廳、乒乓球廳、棋牌室等。“經常活動的隊伍有七八支,包括舞蹈隊、秧歌隊、合唱隊等,我們都排了活動時間表,每支隊伍按照排表時間活動。而為了豐富轄區居民的生活,社區逢年過節還會開展各類活動,也會組織各支隊伍不定期地到轄區進行宣傳,例如宣傳三城同創、垃圾分類等。”顧笑春說。
據顧笑春介紹,社區從2019年開始與福康養老公寓合作在轄區開展居家養老服務。下一步社區還將與福康養老公寓合作開展醫養結合項目,打造更便捷的醫療服務圈、便民服務圈,最大程度地為老年人服務,提升轄區老人的幸福感。(記者 王英)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