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盟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興安盟
1月26日下午,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興安盟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代表團團長、自治區黨委常委、盟委書記張恩惠主持會議。
代表團副團長、自治區政府副主席、盟委副書記、盟長奇巴圖,代表團副團長、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委員、盟人大工委主任劉劍夕和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自治區常務副主席張韶春,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楊宗仁,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委員孫惠民,自治區民政廳廳長陳潔,自治區體育局局長譚景峰等我盟代表參加會議。
會場氣氛熱烈,代表們發言踴躍。代表們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旗幟鮮明講政治,通篇貫穿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總結成績實事求是,指出問題精準到位,謀劃發展思路清晰,部署措施務實有力,既充分體現了中央和自治區黨委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又積極回應了全區人民的熱切期盼,既蘊含著強烈的“四個意識”,又飽含著濃厚的為民情懷,是一個求真務實、銳意進取、提振信心、鼓舞士氣的好報告。
張恩惠代表說,下一步,興安盟將認真學習貫徹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精神,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與學習貫徹自治區黨委十屆十三次全會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結合起來,準確把握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實踐要求,找準定位、發揮優勢、揚長避短,推動全盟經濟社會發展在“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努力在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上取得新進展、見到新成效。要堅持科技創新這個戰略支撐,努力在塑造發展新動能上取得新進展、見到新成效。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這個戰略導向,努力在構建綠色現代產業體系上取得新進展、見到新成效。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個發展理念,努力在建設國家北方生態安全屏障上取得新進展、見到新成效。要堅持共同富裕這一根本原則,努力在統籌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上取得新進展、見到新成效。要堅持深化改革開放這一根本動力,努力在破解發展難題、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取得新進展、見到新成效。要堅持人民至上、不斷造福人民這一發展理念,努力在增進民生福祉上取得新進展、見到新成效。要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這一重大原則,努力在筑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上取得新進展、見到新成效。
張韶春代表說,“十三五”時期,興安盟作為全區貧困程度最深之一的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各項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2020年全盟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進入全區前列,取得這樣的發展成就,實屬難能可貴。當前興安盟同全區一樣,已經站在新發展起點上,內生動力明顯增強,正進入要素激活、優勢變現、潛力釋放的加速期、疊加期。要依靠科技創新、市場機制和政策引導,不斷提升糧食產業鏈供應鏈水平,依托優勢特色農牧業資源,高質量打造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要努力走好放大和發揮綠色生態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大力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要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深入總結經驗,積極探索實踐,持續深化舉措、創新工作、推進落實。
奇巴圖代表說,我們要堅決將“兩會”精神和報告的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要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創新作為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的戰略支撐。要著力穩定經濟平穩運行,把“六穩”“六保”作為穩定經濟基本盤的重要舉措,努力促進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要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大力建設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加快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全力把旅游業打造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要著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力打造鄉村振興樣板區。要著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用好擦亮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盟等綠色品牌,馳而不息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續用力抓好就業、教育、醫療、文化、公共安全等領域民生建設。
楊宗仁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我區的戰略定位和工作要求,突出體現以人為本,全面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注重對人民群眾的期昐和訴求給予更多關注和回應,突出對廣大市場主體的支持以及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疫情防控、困難群體生活保障等重點工作,是一個用溫度塑造民生高度的好報告。全區法院要緊緊圍繞自治區“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和全年工作重點,堅決落實“筑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的政治責任,依法服務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助力營造法治化市場化營商環境,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服務保障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加強民生司法保障,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推進法治內蒙古建設。
劉劍夕代表說,要深化我盟“五區”建設成果,堅持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貫穿于全過程、全領域,高質量建設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大力發展生態農牧業和生態旅游業。要多措并舉服務實體經濟,給實體經濟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要堅持開放合作搞創新、突出特色搞創新、抓住關鍵搞創新,圍繞科技創新短板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在大米、玉米、奶牛、肉牛、林果業等優勢特色產業進行技術攻關,形成一批特色創新成果。大力引進培養創新型企業和人才,制定實施更加靈活的政策,激發各類主體創新創業創造活力。要把企業的“痛點”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切入點,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找準病根,徹底治理,全方位提升監管水平和服務質效,為企業發展營造公平公正高效的良好環境。
孫惠民代表說,興安盟要始終把生態環境建設擺在重要地位,積極促進農牧業發展。立足“兩袋米、兩頭牛,紅紅火火搞旅游”的綠色發展理念,實現經濟多元化發展。要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要拿出有效措施,防止貧困戶返貧,為接下來鄉村振興工作鋪墊好基礎,從而實現縮小城鄉差距,讓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自豪感得到提升。要著力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機,加強對地方金融機構的監管,積極引導企業加強行業自律,維護企業自身信譽和社會形象。要加強文化體育等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提高利用率,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希望政府拿出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積極投入項目和資金,扶持東部地區經濟發展。
譚景峰代表說,政府工作報告從經濟轉型、改革開放、社會文明、生態文明、民生福祉、治理效能等6個方面,提出了“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并提出了全區2021年的重點工作任務。
陳潔代表說,希望興安盟保護好、發揮好生態資源優勢,把資源優勢轉化為興安盟的發展后勁;要打造興安盟區域公共品牌,助推農牧業高質量發展;要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共建異地養老示范項目;要深度開發和挖掘興安盟的旅游資源。繼續加大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力度。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