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用行動守護萬家燈火——為節日中堅守崗位的勞動者點贊烏海
堅持訓練的消防隊員。 (張楚研 攝)
除夕夜在單位包餃子的電力人。 (張麗陽 攝)
民警開展安全檢查。 (張楚研 攝)
準備出車的公交車車長。 (張楚研 攝)
大年初一清掃街道的環衛工人。 (張楚研 攝)
■新春走基層
春節是萬家團圓的日子,是團聚,是陪伴。但是出于崗位的需要,為了讓更多的人過上一個歡樂祥和的佳節,有人舍棄了合家團圓,仍然在崗位上忘我工作,無私地奉獻著。醫護人員、疾控人員依舊晝夜不歇,救治病患;消防員們隨時待命,保障人民安全;公安民警巡邏在大街小巷,守護城市安寧……有了他們,我們的節日多了一份舒心、暖心和放心。
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在這萬家合歡的節日里,本報記者再次踏上“新春走基層”的采訪征程,走近那些不辭辛勞、服務大家的勞動者,體味平凡中的不凡,感悟堅守的力量,收獲身邊的感動…… ——編者
消防員:
為群眾平安守歲
春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但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因為一份責任而放棄與親人團聚,默默地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只為守護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他們是24小時堅守在崗的消防員。
大年初二,記者來到海區消防救援大隊光明路特勤站時,這里的消防員剛剛出警回來。“市民家中燭火引起了火災,我們去處置,還好火勢不大,沒有人員傷亡。”消防員馬岳說。
大年三十對于消防員來說,更像是“過關”。馬岳今年是第一年在特勤站過年,這個年也讓他印象深刻。
不同于大多數市民等待晚上包餃子、看春晚、守歲,消防員們在大年三十下午舉辦聯歡活動,一起表演節目,感受節日氛圍。下午6點鐘,準時吃晚飯,為晚上出警做準備。吃過晚飯,簡單休息后,晚上8點,消防員們穿好“戰斗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我們要提前準備好,確保快速出警。”馬岳說。
接近0點的時候,消防員開始忙碌起來,警鈴不斷地響起,消防車一輛輛出動。4個戰斗組,最忙的時候會一起出動,保障市民的安全。這樣的忙碌,一直持續到大年初一。“到現在我們已經出警10多起了,所幸沒有人員傷亡。”馬岳說。
為了保障春節期間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全市消防救援求援人員堅守崗位,枕戈待旦、嚴陣以待,守護著全市人民群眾的平安。(張楚研)
電力人:
值守點亮團圓年
“作為電力運維人員,在春節更要為人民群眾提供電力保障,讓大家過上明亮、熱鬧的新春佳節。”烏海電業局海勃灣運維站副站長張愛玲說。她已經在變電站的工作崗位上度過了20多個春節。在她看來,雖然犧牲了自己與家人相聚的時間,卻給更多的人提供了便利。
變電站位置偏僻,日常工作主要是變電運維,檢查設備運行,由于電力工作的特殊性,節假日值班已成為常態,張愛玲也從最初的不習慣變成了習慣。
大年三十早上8點,張愛玲和同事便出發前往他們負責的各個變電站巡視設備。“春節保供電是一項民生工程,是檢驗我們為民服務的試金石。在春節前我們加強了對設備的巡視頻次和監控,及時消除設備隱患,讓老百姓亮亮堂堂過大年,高高興興看春晚。”張愛玲說。
下午5點,在檢查完所有的運行設備后,張愛玲和同事們一起,回到宿舍準備包餃子。
“往年,都是值班的員工一起準備年夜飯,看春晚過年。今年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單位召集所有的外地青年員工不回家過年,很多同事都選擇回到站里,今年一起過年的人更多了。”張愛玲說。
“我工作已經近30年了,幾乎每年的春節都在變電站里,想陪家人過個團圓年,但這個愿望卻一直難以實現。”張愛玲說,“但是每次在變電站中值守,能讓千家萬戶團圓變得更亮堂、更熱鬧,就沒有了遺憾。”
(張麗陽)
環衛工人:
過節更要干干凈凈
當人們迎接新春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時,環衛工人早已走出家門,冒著寒風,為廣大市民提供干凈整潔的環境。王鳳英就是其中一員。
大年初一大早,王鳳英便起床趕到了大街上,8點左右,她所負責的海勃灣區人民南路到卓子山東街便全部清掃完畢。王鳳英說:“我家里人都已經習慣了,全年無休的崗位,無論遇到什么事情我都得大年初一來清掃街道。”
一年365天,王鳳英每天早出晚歸,耕耘在環衛工作第一線,給市民提供了干凈、舒適的節日環境。工作16年來,每次聽到市民說自己負責的路段干凈整潔時,她的心里都樂開了花,覺得自己再苦、再累也值得。
“往年大家都害怕大年初一來清掃街道,滿地的炮花碎屑需要清掃四五個小時以上。今年和往年不同,市里禁放煙花爆竹。大家比較遵守,初一一大早我來清掃街道,幾乎沒有燃放煙花爆竹的痕跡,街道比平常都干凈。”王鳳英說。
總是缺席家里的團圓飯,王鳳英的心中有對家人的愧疚。但能為城市的干凈整潔貢獻一份力量,王鳳英表示她很高興,也愿意繼續為這座城市的美麗努力工作。
我市的大街小巷正是因為有了環衛工人起早貪黑堅守崗位的工作,才有了這座城市的靚麗風景,才讓回家過年的烏海人感受到了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
(張麗陽)
醫務工作者:
堅守崗位 服務患者
“您好,這里是呼吸科,您有什么癥狀?”
“之前您覺得氣短,今天過來檢查,結果怎么樣?感覺好點了嗎?”
“我給您檢查完一會就下班了,今天是除夕,先祝您春節愉快。”
……
對于普通人來說,春節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也是難得放松的日子。可是醫務人員依然要工作在崗位,照料重癥病人,回答每一個病人和家屬的問題。市人民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閆文梅的大年三十就是在值班中度過的。
春節期間呼吸道感染是多發疾病之一,又恰逢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量、就診人數和危重患者明顯增多。一大早,閆文梅便來到醫院,給病人做檢查,錄入病例。
接近下午4點鐘,閆文梅整理好病例,準備接診患者。“現在,所有住院患者和陪護家屬都需要做核酸檢測,檢測結果在下午四點左右出來,患者們拿到核酸檢測報告后,會在這個時間集中辦理住院手續。”閆文梅說。
在閆文梅口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是“習慣”,習慣了節日值班,習慣了工作繁忙,習慣了一家人團聚時的缺席。“我和先生都是醫生,兩個人平常都很忙,自然也很少跟家里人一起過節,今天只有女兒一個人在家。”閆文梅說。
對于醫生而言,這是一份從不休息的職業。閆文梅說:“就算不排班,同事們也會一大早起來,到醫院看看患者,了解一下他們今天的情況。就像今早,所有的同事都來了,安排好患者后,大家開開心心地說了過年好,不值班的人才回了家。”
在萬家團圓、歡度春節的時候,因為有了像閆文梅一樣許許多多的醫生,舍小家、為大家,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默默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守護著闔家團圓的幸福。 (張麗陽)
社區民警:
除夕“不眠夜”
年三十,海區公安分局新華街派出所民警王澤斌和其他值班同事如往常一樣,準時出現在單位,巡邏、檢查、接出警。“我們的工作就是守護市民,讓他們過個平安年。”王澤彬說。
當日一大早,王澤斌和同事們就開始“走街串巷”的巡邏。“巡邏看起來簡單,其實有很多講究,哪些路口要重點巡邏,哪些街道要重點查看,都要做到心中有數。”王澤斌說。他們查看重點街道、十字路口,走訪校園、小區,一路上他們沒有一點懈怠,始終保持警惕,隨時注意可能出現的情況。在巡邏中發現問題,找到解決辦法,讓群眾平平安安過節,是他們最大的心愿。
接出警是他們工作的重要內容,即使是年三十,接警電話也絲毫不會減少。“作為一名社區民警,直接面對的是群眾,瑣碎的事情非常多,小到撿錢包、家里門鎖打不開,大到一些案件,市民都會第一時間給我們打電話尋求幫助。”王澤彬說。他們會第一時間出警,到報警人家中里了解情況,耐心處理,積極幫市民解決問題,只要市民能平安過節,他們就覺得很安心。
晚上8點鐘,當大多數人吃著年夜飯,看著春節晚會的時候,王澤斌和同事又行走在大街小巷,守護萬家燈火。“今年是禁止燃放鞭炮的第一年,我們巡邏更要勤些,規勸查處部分市民違規燃放鞭炮的行為。”王澤斌說。看著轄區居民家中燈火通明,看著窗邊映出居民家中團聚的身影時,王澤彬心中還是會有些遺憾。他說:“看到大家都在過團圓年,而我不能陪家人過節,對他們心懷愧疚。但是能讓更多人享受團圓時刻,我的工作還是值得的。”王澤斌說。
凌晨時刻,王澤斌依舊和同事在“走街串巷”。 (張楚研)
公交車司機:
春節“不打烊”
大年三十早上7點40分,市公交公司2路公交車車長劉永已經準時到達了公交停車場,簽到打卡、檢查車輛、給車輛消毒,隨著電瓶的發動聲響起,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過年好!”
“新春快樂,辛苦了!”
……
雖然過年不能陪伴家人,但是乘客的一聲聲問候,溫暖著劉永的心。“我在公交司機崗位上工作了11年了,幾乎年年都是這么過的,但是每次聽到這樣的問候,還是會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劉永笑著說。
一直到下午5點多,跑完最后一班車,劉永回到公交停車場檢查、清洗車輛、給車充電,工作結束時已是晚上6點多。他才從單位匆匆趕往家中,與等待的家人一起吃個團圓飯。“我們的工作就是這樣,越到節假日客流量越大,我們越忙。”劉永說。
由于公交車司機行業的特殊性,越是別人放假休息,他們越忙,365天他們沒有假期。這讓劉永對家人多了一份愧疚。他說:“每年過年,我都是回家就到了吃飯的時間,家人做飯、收拾我很少參與,也沒辦法在家好好陪陪家人。”但是他覺得,雖然辛苦,看到乘客的笑臉,再累也值得。
劉永只是春節期間堅守崗位的公交車司機中的一員。和他一樣,在萬家團圓、闔家歡樂的時刻,公交車司機們始終手握方向盤,堅守在崗位上,舍棄個人的小團圓,守護全社會的大團圓,用一顆顆赤誠之心服務乘客、服務社會,在這點點滴滴中傳播著正能量。 (張楚研)
[責任編輯:邢俊清]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