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賽罕區舉辦鄉村振興招商推介會呼和浩特新聞
網訊(北方新報網記者 郝儒冰)“初戀”櫻桃番茄甜過“初戀”,羊角蜜瓜清甜可口,珍饈羊肚菌,個大如頭的“痛風蘿卜”,百合、非洲菊、玫瑰等奇花異草等賽罕區特色農產品依次亮相……4月8日,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鄉村振興招商推介會在賽罕區黃合少鎮西討速號村舉辦,56個農業項目簽約落地賽罕區,共謀賽罕區現代化農業高速發展。
項目簽約現場
介紹產品
當日,賽罕區5個鎮(涉農街道)71個村60余家企業合作社的農業人齊聚黃合少鎮西討速號村碩豐農業園,56個農業項目現場簽約,即將落地賽罕區。推介會上696個展示箱集中展出具有賽罕特色的蔬菜、瓜果、食用菌、小雜糧、乳制品、秧苗、花卉、蚯蚓糞肥等農產品,讓參會者大開眼界。各個村鎮負責人還走上宣講臺,為自家農特產品代言,大力推廣家鄉特色產業、重點項目,為村鎮招商引資。
蔥花、姜粒等現成配菜
游人拍照
多品種產品展示
羊肚菌
北方新報網記者了解到,2021年,賽罕區將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穩定38.3萬畝糧食播種面積,加快實施1.1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提升農機裝備水平,新建1個萬頭奶牛牧場、1個萬頭奶羊牧場,改擴建5個奶牛牧場;繼續實施蔬菜產業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對年久失修不具備利用價值的日光溫室全部拆除;對有修繕價值的,盡快維修完善實現投產;具備生產條件的日光溫室要在機械化、自動化等方面提升改造,新增設施蔬菜200畝,新增露地蔬菜2萬畝;金河鎮102省道沿線設施農業基地,規劃農業生態觀光旅游線路,種植精品蔬菜、花卉、水果等高收益高價值農產品,根據季節變化,發展賞花、采摘、土地認領種植等游客適時介入式的觀光農業旅游,在獲取種植采摘收益的同時,帶動增加農業旅游觀光收入;敕勒川街道擬在大廠庫倫村投資1.445億元建設1000畝內蒙古蒙卉都市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等;依托黃合少萬畝園林、民宿旅游、牧場養殖、設施農業等,積極打造黃合少鎮石人灣村、東西五十家片區、榆林鎮二道河村以“吃、住、游、玩”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大“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支撐力度,大力實施休閑農牧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高標準規劃建設都市農業示范園區和小型田園綜合體;開展“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探索農企對接和產地直供銷售模式;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支持農業科普教育、農事體驗、康養基地建設,促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
“賽罕區將持續推進休閑觀光、民宿文旅產業發展,打造‘賽罕一日游’旅游品牌,實現“新、奇、特、優”式發展,努力把產品做精做特、做綠做新,切實推動內蒙古在農業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作表率。”賽罕區區委副書記、區長程重重在招商推介會上表示,賽罕區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最大的誠意、最優的服務、最高的效率,不開空頭支票,實現閉環盯辦,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持,實現“五星級店小二”的服務承諾,推動項目迅速落地,打造“營商看賽罕、經商來賽罕”優質品牌,既要依法依規、又要企業滿意,推動全市大項目落戶賽罕區,為呼和浩特市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貢獻賽罕力量。
[責任編輯:何娟]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