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91免费观看网站,在线播放黄,老妇女人一级毛片,国产一区二区在线91,日本a黄色片

柞蠶助農產業興 蠶繭豐收蠶農笑 ——阿榮旗大力發展柞蠶產業助農增收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日報 / / 2021-09-09 11:54

阿榮旗發展柞蠶產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蠶農在家門口勤“繭”致富

“蠶寶寶”變身“銀元寶”

蠶農搬運蠶繭準備稱重銷售

蠶繭喜豐收,蠶農笑顏開

阿榮旗六合鎮建國村蠶場

李剛 劉玉波 文/圖

近年來,阿榮旗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柞蠶產業作為綠色發展的一項富民產業。積極引導蠶農們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致富,實現了生態效益“雙豐收”。

金秋九月,阿榮旗柞蠶產業迎來收獲旺季。廣大蠶農們紛紛來到蠶場,忙于采收蠶繭,一張張笑臉掩不住收獲的喜悅和幸福。

來到阿榮旗六合鎮建國村,置身于萬畝蠶場,柞林茂密、滿眼碧綠,蠶農穿梭于林間,蠶繭在枝頭搖擺,像是在召喚蠶農盡快將自己采摘回家。

今年,蠶農楊玉飛家放了150畝地的柞蠶,他說:“蠶繭質量好、產量好、效益好,預計能收入6萬元錢,這些小蠶蟲給他和家人帶來了好日子。”

跟楊玉飛家一樣,蠶農笈海龍家的柞蠶也獲得了好收成。最近,笈海龍和妻子每天一大早就開始采摘收獲的蠶繭,忙得不可開交。笈海龍高興地說:“今年,阿榮旗的柞蠶業總體非常好,除了質量、產量和價格外,最讓他開心的是不愁銷售,各地的客商都紛紛涌入阿榮旗收購蠶繭,有些客商甚至都到蠶農家里來搶貨。”笈海龍和妻子非常能干,是村里的勤勞致富典型。在放養柞蠶的同時還發展養羊和種植業,是村里名副其實的富裕戶。

9月4日,在阿榮旗六合鎮保國村村委會大院里,村民們把豐收的蠶繭從庫房里搬出來,經客商驗貨后集中裝上貨車。來自哈爾濱市的客商楊先生以每公斤11.5元的價格收購村民的蠶繭,一車就收了3000多公斤。

“放養柞蠶是一個周期短、見效快、效益高的好產業。客商們直接到家里收購,而且是現金結算。有的蠶農白天把蠶繭采回來,晚上就被客商收走了,小蠶繭直接就變成了真金白銀。”阿榮旗六合鎮保國村黨支部書記張清波說。

據了解,保國村有40余戶村民從事柞蠶產業,共放養40多把(一把為120畝蠶場)柞蠶,產量達到4萬公斤左右,放養一把蠶平均可收入6萬余元。每年,到柞蠶收獲季節,哈爾濱、山東、吉林等地的客商紛至沓來,到蠶農“家門口”收購柞蠶。蠶農既不用東奔西走售賣,也不用滿街吆喝,坐在家里就能收錢。

據六合鎮建國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偉介紹,建國村現有324戶常住村民,有80余戶蠶農,共放養柞蠶80余把。今后,建國村將把柞蠶業與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用‘一村一業’的理念,因地制宜地進一步調整和優化區域布局。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支撐,堅持政府引導、農民主體原則,推進柞蠶加工廠建設。

阿榮旗是自治區最大的柞蠶繭生產基地和集散地,也是最大的柞蠶種生產基地。阿榮旗有5018戶蠶農,今年共放養柞蠶4016把,產量可達600萬公斤左右,預計產值2.3億元。

[責任編輯:邢俊清]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


閱讀延展

?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