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立旗 農牧穩旗 產業強旗 文旅活旗 科教興旗興安盟
9月8日到10日,中國共產黨科爾沁右翼中旗第十五次代表大會召開。會議對中旗未來五年的發展進行了規劃,按照“生態立旗、農牧穩旗、產業強旗、文旅活旗、科教興旗”的戰略定位,全面保障經濟穩中有進、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奮力推進中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堅持“生態立旗”,全面厚植綠色底蘊
“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同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的矛盾”……未來五年,中旗在打造生態宜居城鎮的進程中,仍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清單”。
針對這些問題,中旗將以“生態文明示范縣”創建工作為契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深化“吃生態飯”發展思路,加強生態保護與治理、加快綠色轉型發展、持續推動城鄉協調發展,鞏固拓展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成果。力爭2025年全旗完成造林155萬畝,草原生態修復治理2萬畝,退牧還草、毒害草治理20萬畝,全旗沙化土地有效恢復比例達到90%,優良天數比例穩定在97%,為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作出應有貢獻。
堅持“農牧穩旗”,全面夯實發展基礎
進入新發展階段,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牧區,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牧區。
未來五年,中旗將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推進農牧業提質增效、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深入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提升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扎實做好惠民生各項工作。力爭2025年全旗農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350萬畝以上,牲畜存欄量穩定在250萬頭只。
堅持“產業強旗”,全面壯大優勢產業
“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在產業,關鍵在優勢特色產業。中旗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導向,聚焦發展壯大優勢特色產業,統籌傳統產業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未來五年,中旗將以轉型升級推動產業強縣,加快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優化、質量效益好的支柱產業,以富有活力和競爭力的區域經濟帶動全旗經濟高質量發展。
加快發展現代肉牛主導產業。持續深化“做牛文章”發展思路,加快全產業鏈建設,積極融入“國家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2025年全旗優質肉牛存欄力爭達到100萬頭,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50家,低溫存儲能力達到10萬噸。
積極融入“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建設,著力打造保障財政收入、支撐綠色發展的支柱型產業。2025年力爭全旗電力裝機總規模達到774萬千瓦。
進一步夯實“硬基礎”,提升“軟環境”。依托旗政務服務大廳,推進“一站式”服務,全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堅持“文旅活旗”,全面推動全域旅游
未來五年,中旗將做好“文旅活旗”這篇大文章,深度推進“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積極發展鄉村旅游,推動鄉村振興。
除此之外,中旗將聚焦“文化引領、提檔升級、融合發展”,立足“一旗九鄉五非遺”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進一步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挖掘好發展好民族文化產業,宣傳好弘揚好紅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始終以保護生態為前提,一體規劃鄉村振興與全域旅游,不斷豐富延伸“一區三線” 精品旅游線路,積極爭創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充分發揮文旅產業“帶一產、 強二產、優三產”的積極作用。
堅持“科教興旗”,全面增強發展動力
未來五年,中旗將堅持教育為本、科技引領,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全面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培訓,不斷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這是中旗體現走在前列目標導向的同時兼顧補齊短板的問題導向、破解發展瓶頸的應對之策,也是著眼未來謀劃全局的戰略考量。
加強科技創新引領發展、持續推進全民素質提升、推動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在打造人才發展新高地的實踐中,彰顯中旗擔當。
踏上新征程、擔當新使命。未來五年,中旗將按照“生態立旗、農牧穩旗、產業強旗、文旅活旗、科教興旗”的戰略定位,以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核心,強化政治建設、作風建設和組織建設等方面的重要支撐,在產業體系升級、城市環境優化、社會治理創新、民生福祉增進等方面,謀求大成效、實現大突破,推動中旗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走在前列。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