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更多“望天田”變成“高產田” ——阿榮旗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呼倫貝爾
近年來,阿榮旗利用農閑時節加緊建設高標準農田,既改善了農村生產條件,又使廣大農民增收致富。
在阿榮旗復興鎮地房子村的農田里,一些大型機械正在來回搬運沙石、夯實基礎。據地房子村黨支部書記陳云龍介紹,目前正在進行侵蝕溝填埋治理,治理后的土地可以有效預防水土流失,能增加土地耕作面積。通過治理侵蝕溝和田間路,方便農民耕作,增加土地面積,有效增加農民收入。同時在節水灌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原來的旱地通過灌溉工程,有效提高糧食作物產量。
在復興鎮靠山村的一處坡地上,施工人員干勁十足,正在進行蓄水池石方開挖作業,大型機械協同合作,項目快速推進。項目施工方負責人李春學表示,要全力做好項目施工建設,已經進場工作人員、管理人員、技術人員100多人,機械設備80多臺(套),一定保質保量完成施工任務。
靠山村村民張鳳庫說:“以前每逢旱季,就要自己拉水上山,費工費時,還起不了多少作用,這回在山上修建蓄水池,大田灌溉可方便多了,遇到干旱季節再也不用愁了。” 復興鎮鎮長尹阿虎介紹,通過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大大促進了復興鎮農業發展的后勁,同時通過整治實現了農業規模化種植,也為助農增收提供了最根本、最有力的保障。
據了解,2021年阿榮旗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總規模為25萬畝,總投資4.1億元,涉及復興鎮、向陽峪鎮、霍爾奇鎮、新發鄉、音河鄉、得力其爾鄉6個鄉鎮共21個村,劃分為3個標段12個項目區。項目通過侵蝕溝治理、修建蓄水池等主要設施建設,使田間灌溉系統進一步完善,增強農田抗旱防災、旱澇保收能力,大幅度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抵御自然災害能力,為改善耕地質量和農民增產增收提供可靠保障,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振興。 趙晶晶 董世民
[責任編輯:邢俊清]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