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小草莓是咱的幸福果!呼和浩特新聞
早春時節,草莓進入銷售旺季。近日,記者走訪呼和浩特市近郊的多個采摘園了解到,近年來,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呼和浩特草莓產業從單個農戶分散種植到龍頭企業引領市場,不但鼓起了種植戶的腰包,還帶動發展了周邊的旅游業、餐飲業。小草莓成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幸福果。
村里第一個“吃螃蟹”的新農人
從當年的2棟大棚發展到如今的12棟大棚,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討思浩村的賈利平不但跟著草莓致了富,還從當年的待業青年變身為種地的行家里手,如今他已是村里的科技特派員,為新加入的草莓種植戶提供種植經驗和技術指導。2月17日,談起自已的創業經歷,賈利平喜滋滋地說,他選對了致富路子,家里買了車,蓋起了小二樓,日子越過越紅火。
工人在百鮮園區采摘草莓
2009年,大專畢業后的賈利平待業在家。就在他打算四處找工作時,村委會調整農村種植業結構,建基地,蓋大棚,鼓勵村民試種草莓。賈利平花1000元承包了兩棟大棚,成為該村第一個“吃螃蟹”的新農人。得益于新城區政府相關部門農技人員的技術支撐,賈利平的草莓試種成功。然而本地草莓在當時還是一個新生事物,知道的人少之又少,草莓銷售困難。幸運的是,各級政府部門借助媒體大力宣傳,市民們陸續光顧草莓基地。讓賈利平至今難忘的一幕是,前來觀光的人們驚嘆:草莓原來不是長在樹上,而在趴在地里??诳谙鄠饕齺砹擞^光采摘的大批市民,賈利平當年凈收入7萬元。賈利平和家人眉開眼笑,堅定了種下去的信心。隨后幾年,村里種植草莓的人也越來越多。
據了解,討思浩村地處大青山前坡,是首府二級水源保護地,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讓該村成為種植草莓的明星村。
一年凈賺二十七八萬
托縣人徐曉宇來呼和浩特市種草莓已經8年,去年5棟大棚純收入二十七八萬。2月15日,徐曉宇在接愛記者采訪時說,比起剛種草莓的那幾年,他的收入有所減少。近幾年,因為種草莓的人越來越多,采摘人員分流,售價也沒有那幾年高,但是憑借老顧客,他的收入仍然不錯。
徐曉宇在抖音直播帶貨
從最早的追求產量到現在的注重口感,徐曉宇家的草莓品種不斷翻新,如今他家的品種有圣丹紅、隋珠,去年又引進了口感更好的新品種寶珠。這些品種糖分高,口感香甜,頗受市民歡迎。春節前后,每斤草莓的采摘價達到80元。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包括徐曉宇在內的大多數種植戶的草莓主要靠采摘和私人定制銷售。為了保證口味,都是九分熟時開始上市,果肉偏軟,適合現摘現吃,因存放期較短很少能進入超市銷售。
今年春節前,越經營心眼越活的徐曉宇嘗試在抖音上直播銷售草莓,沒想到引來14.9萬人次的關注。這讓他很受鼓舞,決定今年再多經營幾個大棚,轉變單一的采摘銷售模式,大果用于采摘,中小果通過網絡平臺銷售。
龍頭企業主打外地市場
百鮮建成果蔬產后處理中心
2月14日下午,在內蒙古百鮮現代農業園區12號大棚內,朵朵小白花和顆顆紅草莓點綴于滿眼綠色中,煞是好看。10多位市民正在棚里采摘。該園區總經理崔立兵告訴記者,采摘只是為了聚集人氣,在銷售中只占很小一部分。目前,園區有378棟大棚,全部種植紅顏草莓,年產量約300萬斤。2021年實現總產值1500萬元。因為品質好,主要銷往了北京和廣州。為了延伸產業鏈,公司還和上海一企業合作,制作凍干草莓。崔立兵告訴記者,園區于2020年開始大規模種植草莓,經過兩年的摸索,目前已成為集“專業化、標準化、現代化、規?;睘橐惑w的生產銷售基地,精心培育的草莓種苗已供應市場。此外,園區還建成百鮮果蔬產后處理中心,經過分揀、稱重、質檢一系列流水線作業后,合格的草莓覆膜包裝進入成品庫分銷各地。
互聯網+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民模式
記者從新城區農牧水利局了解到,內蒙古中西部地處高原地區,屬典型的冷涼氣候帶,光照條件好,產出的草莓品質好,糖分高,產量大,是非常適合種植草莓的生產地。
2020年以來,在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和新城區區委政府的支持下,新城區大力發展內蒙古百鮮現代農業園區、討思浩現代農業園區、塔利現代農業園區、野馬圖騰軒農業園區等草莓觀光采摘農業,區農牧水利局、科技局等有關部門的農業技術人員、科技特派員深入種植企業,進行草莓種植指導,并積極推進以百鮮為龍頭的種植企業與內蒙古農科院和內蒙古農大等高等院校合作開展草莓苗脫毒組培試驗。2021年新城區溫室草莓種植面積超過500畝,草莓產業化、標準化生產初具規模,生產的商品果銷往北京、上海、丹東等地。同時提升了本地區農戶的種植積極性,直接帶動農戶200余戶,解決就業千余人。
下一步,新城區將不斷提高種植企業的特色種植管理技術水平,發展集休閑采摘、旅游觀光、農耕文化體驗等為一體的新型農莊,采用“互聯網+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民”的發展思路,訂單式收購呼和浩特市周邊草莓種植戶草莓,拉動草莓產業發展,帶動村民致富,實現草莓種植規模化、品牌化、產業化,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注入更多活力。(文·攝影/北方新報網記者 王利軍)
[責任編輯:張彬]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