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殘疾母親智障,4歲的楠楠想上幼兒園……呼和浩特新聞
十幾平方米的出租屋內,地上垃圾散落,床上雜物零亂,老式的舊彩電斷斷續續播放著動畫片,不時出現頻閃和雪花交替的故障,4歲的楠楠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5月12日,記者隨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教育局的工作人員來到位于市區東郊的西古樓村,見到了正在看動畫片的楠楠。看到有客人來了,楠楠開心地給記者展示她的玩具。艱難的生活,天真的孩子,讓一位前來了解情況的教育局工作人員忍不住流下眼淚。
殘障夫妻艱難支撐的貧困之家
在楠楠家,記者見到了楠楠的父親,今年59歲的老侯。老侯是賽罕區榆林鎮人,小時候出意外,被火車壓壞了一只腳,左腿小腿以下截肢,依靠假肢輔助行走。2017年,54歲的老侯經人介紹,與31歲的云女士相識并結為夫妻。云女士被診斷為二級智障,與老侯一起在西古樓村租房生活。已經裝上假肢,能夠正常行走的老侯承擔著更多家庭責任。
楠楠幫媽媽疊被子
2018年,夫妻倆有了自己的女兒。楠楠出生后,原本貧困的家庭負擔加重,一家三口僅依靠國家發放的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楠楠母女二人每月能領到1100元,老侯能領到700元。
記者在他們的出租屋看到,四壁墻體很臟很舊,顯然有些年頭了。雜物、垃圾丟棄在地上,一家三口擠在一個土炕上睡覺,旁邊放著一個小的鐵架床,衣服和書籍散亂在上面。屋子的中央有一個小爐子,三口人冬天就靠這個小爐子取暖。
雖然已經立夏,呼和浩特的天氣還是有些冷,4歲的楠楠看到來了客人,興奮地一直在門外跑,上面穿了一件棕色絨衣,下面光腿穿了裙子,腳上是一雙雨鞋。去年冬天,教育局工作人員曾送來一些衣物,但都是冬裝,已經不適合這個季節穿了,楠楠只好把送的和撿的衣服拼湊起來穿。
看到楠楠臉有點臟,老侯抱過楠楠,用毛巾給她擦臉。由于先天缺陷,妻子很難照顧好孩子,責任更多地落在老侯身上。夏天還好,冬天出租屋里陰寒難耐,更加難熬。老侯今年59歲,他也不知道自己還能照顧楠楠多少年。
老侯希望能用余生把孩子培養成人
精準幫扶為女童聯系公辦幼兒園
賽罕區教育局的工作人員張建斌告訴記者:“去年冬天,我們發現了這個貧困家庭,在給他們送來一些生活物資后,了解到孩子想上公立幼兒園,我們決定盡力幫助他們協調解決。”
據老侯介紹,他的家庭有兩筆大的固定支出,一筆是房租,每月200元;另一筆就是楠楠即將面臨的教育支出。“我送孩子上過一段時間的民辦幼兒園,但是費用太高了,我們根本承擔不起,希望孩子能上一個公辦幼兒園。”老侯告訴記者。
疫情發生以前,老侯還能靠著去村民家幫忙干零活賺取一點額外的收入,但疫情發生以后,活也少了,老侯一家只能依靠低保生活。與同齡孩子相比,4歲的楠楠顯得懂事多了,不僅能夠看護母親,還會疊被子、買菜,能在父親做飯時打打下手。楠楠很聰明,能讀書,會畫畫。聽說自己能上公辦幼兒園了,楠楠很開心,她高興地說:“等我上了幼兒園,能讀書,能寫字,還能有好多好多新朋友。”
楠楠給記者展示她喜歡的圖畫
張建斌表示,教育局已經幫楠楠聯系好隸屬于大學路西把柵中心校的合林幼兒園(賽罕區第八幼兒園),楠楠可以盡快去那里上學。公辦園各方面收費比較低,考慮到楠楠家的特殊情況,他們會盡力幫助楠楠繼續爭取費用上的減免,不過這個需要依據相關政策申請。
老侯告訴記者:“我有兩個愿望,一個是申請一套廉租房,改善一下我們一家人的居住環境。另一個是供楠楠讀書,孩子聰明好學,我希望能用余生把孩子培養成人。”
楠楠在家門前玩耍
小楠楠需要更多幫助
“叔叔,給我看看。”看到記者拍下她的照片,楠楠顯得很開心,每次都要求記者給她看一下。看到自己的樣子,楠楠高興地笑起來,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特別可愛。只有4歲的楠楠,還感受不到生活的苦,穿著一雙粉色的小雨鞋,在家門前的水泥地里跑得飛快。“大人吃點苦沒什么,主要是孩子,這么懂事,跟著我們受罪了。” 老侯這樣說著,云女士站在一旁,聽懂了丈夫的話,同樣顯得很擔憂。這樣的家庭,老侯和云女士除了擔憂,也沒有太多辦法。
目前,賽罕區教育局正積極協調給予楠楠更多幫助。楠楠一家也特別通過本報向相關部門和社會愛心人士求助,希望大家能伸出援手,給予這個父母雙殘的家庭更多幫助,在天真可愛的小楠楠教育方面給予更多支持。文·攝影/北方新報網首席記者 王樹天
[責任編輯:章穎慧]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