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及時足額發放困難群眾救助資金 對因疫情造成生活困難的特殊群體先行救助再補辦手續呼和浩特新聞
本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鄭學良 王雅靜 懷特烏勒斯)在10月28日召開的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62場)上,呼和浩特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武成義就疫情期間針對困難家庭、殘障人士、獨居老人等特殊群體的關愛和救助情況予以回應。
武成義說,本輪疫情以來,呼和浩特市始終高度重視特殊困難群眾的生活保障問題,推出一系列務實舉措,確保困難群眾“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應幫盡幫”。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
一是及時足額發放困難群眾救助資金。為保障疫情期間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影響,及時足額發放城鄉低保、特困供養金等困難群眾救助資金。對城鄉低保對象,當月發放城鄉低保資金6845萬元;對特困供養人員,當月發放供養金612.34萬元,已全部發放到位。
二是加大臨時救助力度。通過電話、微信、上門走訪等多種方式,對因受疫情影響,基本生活出現暫時困難的低保、特困、低保邊緣、困境兒童、留守老人等困難群體,以及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崗復工、連續3個月無收入來源,生活困難且失業保險無法覆蓋的農民工等未參保失業人員,加大排查力度,及時發放臨時生活補助和生活物資,保障其基本生活,此項工作實行日調度。截至目前,共排查24968人,對困難群眾實施救助7686人次,其中,發放臨時救助資金5182人次,合計103.13萬元;發放米面油等生活物資2504人次,折合現金49.68萬元。
三是啟動電話排查告知機制。建立市、旗縣區兩級抽查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狀況日報告制度,每日調度各旗縣區排查低保、特困等救助對象確診新冠肺炎情況以及困難群眾救助情況。各級民政部門認真履職盡責,常態化電話了解救助對象基本生活的保障、照料服務是否落實到位。10月1日以來,共電話抽查救助對象1068人次,確保各項救助政策落實到位。
四是加大對特殊困難老人的臨時扶助。從市本級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預算中安排300萬元,對本市戶籍中,60周歲以上城鄉低保家庭及低保邊緣家庭中的中度失能失智、重度失能失智老人、65周歲以上城鄉特困分散供養人員、70周歲以上計生特扶老人、獨居老人、市級以上勞動模范、因公致殘或見義勇為等為社會作出突出貢獻人員、80周歲以上城鄉低保家庭及低保邊緣家庭中的老人、因疫情導致生活困難的老人,按照每人200元的標準購買所需生活物資。
為確保這些困難群體及時便捷地享受到這些救助措施。一是建立特殊群體家庭摸底臺賬和救助花名冊,對重點管控區域和中高風險地區內的特殊群體家庭,進行摸底排查,及時了解困難家庭、殘障人士、獨居老人等特殊群體的生活狀況,形成特殊群體家庭摸底臺賬和救助花名冊,根據不同情況給予臨時救助金和米面油等生活物資。
二是公布救助電話,使困難群眾求助有門、救助及時。為了使困難群眾能夠得到及時救助,要求各旗縣區、鄉鎮(辦事處)將辦公電話、工作人員手機號碼在所轄社區、小區進行公布,及時受理困難群眾的求助,切實保障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群眾遇到困難,也可以隨時撥打12345接訴即辦電話。
三是采取先行救助的方式。對因疫情造成生活困難的特殊群體,經個人申請和主動發現困難之后,可以先行救助,及時給予臨時救助資金和米面油等生活物資,待疫情過后再補辦手續。對疫情期間因重大疾病造成生活困難的,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加大救助力度,提高救助標準和社會救助辦理效率。
武成義表示,請廣大群眾放心,我們一定會守護好特殊困難群眾,攜手并肩共度難關,讓大家真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責任編輯:章穎慧]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