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黨建謀發展 譜寫友聯新篇章——記海拉爾區奮斗鎮友聯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寶銀呼倫貝爾
當漫步在這片鄉村的土地上,尋訪這里的村民,他們無不稱贊這么一個人:在他的帶領下,多年來村里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打造現代化農業和生態觀光旅游相結合的融合型產業。他帶領全村人民苦干實干,增收致富,讓村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他就是海拉爾區奮斗鎮友聯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寶銀。
筑牢鄉村振興基石
陳寶銀一直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時刻把黨的要求與日常工作相結合。在處理村里事務時,他注重加強黨員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充分利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方式組織黨員干部開展鄉村振興方面的專題學習,強化思想意識、堅定理想信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切實提升黨性修養。在陳寶銀的帶領下,友聯村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重點圍繞村容村貌、道路交通、水利設施、村民業余文化生活建設等方面不斷努力,取得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雙豐收”。為優化群眾的居住環境,友聯村全面啟動安居住房工程,建成磚混二層結構安居住房258戶,不斷完善后續配套設施。目前全村正朝著產業結構合理、生態環境宜居、鄉俗民風淳樸、環境治理有效的方向推進。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為了將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陳寶銀帶頭查看建檔立卡戶明白卡、“一戶一盒”檔案,全面了解幫扶落實情況和檔案材料更新情況,通過村干部定期入戶排查等措施,加強對脫貧人員監測識別的主動性;嚴格落實上級政策,按照“兩不愁三保障”目標要求及時補齊短板弱項,圍繞“三精準”“三保障”“三落實”開展自查,提升了建檔立卡戶的滿意度。同時,通過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激發建檔立卡戶內生動力等措施,穩定增加村民收入,為防止返貧提供了“雙保險”。
拓寬增收致富路徑
在做好鄉村振興工作的同時,陳寶銀更注重幫助村民增收致富,他積極探索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工作有效結合點,不斷研究拓展工作思路舉措,不斷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不斷強化互融互促效能,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在他的努力帶動下,友聯村先后完成了多個強村富民項目,包括開展設施農業提升改造項目,升級改造現有通風貯藏庫3萬平方米、建設1000平方米標準化羊舍3棟,完善友聯倉儲菜窖、日光溫室的電力供應等。升級旅游設施,包括花海種植、安裝標識標牌及兒童游樂設施等,通過整體形象提檔升級盤活村內資源,搶機遇、謀發展,全村年收入達到850余萬元。目前,友聯村已經發展成為匯“五大基地”于一身,集“產業、基地、科技、生態、旅游”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業和生態觀光旅游相結合的新農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也由原來的幾千元增長到現在的2.54萬元,村集體年收入從6萬元增加到700余萬元。
陳寶銀的努力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和群眾的高度認可。他先后榮獲“自治區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先進個人暨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內蒙古自治區民族團結先進個人”“內蒙古草原英才團隊致富帶頭人”“呼倫貝爾市優秀嘎查村書記”“呼倫貝爾市優秀共產黨員”“呼倫貝爾市優秀鄉土人才”等稱號。
[責任編輯:任麗華]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