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實招 下實功 見實效 呼和浩特市聚焦實戰能力為年輕干部賦能呼和浩特新聞
為推動廣大干部敢擔當、能擔當、會擔當,近年來,呼和浩特市針對年輕干部崗位歷練欠缺、實戰經驗不足等問題,采取試行“AB崗”分工、加強實戰實訓、推行“真掛實掛”、探索任期聘用等措施,從多維度為年輕干部賦能,持續提升年輕干部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努力為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培育充足的有生力量。
“AB崗”分工 “傳幫帶”縮短適崗期
“之前對市政工程現場管理接觸得少,按照班子分工,如意區塊的道路改造項目建設由我負責,多虧海鷹局長的跟進指導,提醒我不少需要注意的關鍵環節,現在項目基本已經完工了。”說起市里推行的“AB崗”分工機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陳剛很有感觸。
市委組織部在日常調研中發現,部分年輕干部對基層情況了解不深、理論聯系實際處理問題不夠“老練”。年輕干部們普遍希望,到了新崗位后,能夠有班子里的“老人”幫帶一下。因此,“AB崗”分工機制應運而生。新任職年輕處級干部進入班子后,根據工作需要,由黨委(黨組)確定一名經驗豐富的班子成員(A崗)作為新任職干部(B崗)的幫帶干部,幫助年輕干部迅速成長。對B崗分管業務,“平時”由B崗主抓、A崗指導,遇有重大突發事件由A崗主抓、B崗協助。幫帶期一般為1年,期滿后由所在地區部門黨委(黨組)出具評價意見,市委組織部同步聽取幫帶干部評價意見,作為新任職年輕干部考核的重要參考。經過班子“老人”的帶思路、帶方法、帶作風,102名新任職年輕干部成長為各個領域各條戰線上的中堅力量。
實戰實訓 針對性培訓提能
“GDP看似簡單卻內涵豐富,不僅可以判斷經濟總體實力和發展快慢,可以和相關指標結合計算出其他重要指標,進行經濟結構分析。”一場統計專題培訓班上,呼和浩特市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馬蕓蕓向學員們講解著統計工作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為解決以往干部教育培訓針對性實效性不強等等問題,呼和浩特市開展干部履職能力實訓需求調研,梳理制定40條“干部緊缺能力清單”,實施干部能力提升實訓計劃,讓教育培訓工作有的放矢。結合領導干部上講臺,邀請工作經驗豐富、專業能力扎實的領導干部進行講授,先后有分管發改、財政等領域的副市長,以及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統計、應急管理、信訪部門“一把手”等43名領導干部登臺授課,傳授實際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幫助年輕干部走上提能“快車道”。依托以市縣黨校為主體、行業主管部門為支撐的“1+N”專業培訓體系,圍繞優化營商環境、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應急管理等主題舉辦培訓班30期,培訓旗縣區黨政班子成員、經濟綜合部門和社會事務等重點領域科級及以上干部1400余人次。
真掛實掛 一線磨礪增閱歷
“朱娜副鄉長經常走村入戶,宣傳農村人居環境政策,不僅給老鄉們發了‘明白卡’,自己對基層工作也越干越‘明白’了”,看著村里環境發生的變化,和林格爾縣南夭子村村委會主任高日明對掛職的市總工會干部朱娜作出了評價。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呼和浩特市每年選派一批年輕干部,到培育綠色農畜產品加工、清潔能源、現代化工、新材料和現代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技術“六大產業集群”,建設宜居、宜業、宜學、宜養、宜游“五宜”高品質城市等全市中心工作主戰場進行為期1—2年的掛職鍛煉。掛職期滿后,對表現突出的可結合本人意愿直接就地任職,表現特別優秀且符合條件的,可提拔一級任職。去年以來,累計選派585名年輕干部到招商引資、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政務服務、基層治理等領域一線,在破解發展難題、應對突發事件、解決群眾訴求中接受承壓式淬煉,不斷增強攻堅克難、防范風險和服務群眾的本領。
任期聘用 給想干者以舞臺
結合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需求,呼和浩特市按照“市委統籌安排、主管部門組織實施、用人單位聘用管理”的原則,以教育系統為試點,從市屬學校中層干部、骨干教師中擇優比選11名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突出、發展潛力大的優秀年輕干部,聘用到副校長崗位進行為期3年的培養鍛煉。聘用期間,組織部門定期進行分析研判,做好聯系指導;教育主管部門做好跟蹤管理掌握工作成效;學校負責做好日常管理。聘期滿后,對政治過硬、實績突出的干部及時選拔任用。“任期聘用是一項探索性工作,是培養鍛煉專業型干部的新路徑,可以繼續在其他領域探索推廣。”在各學校談話中了解到聘任副校長的工作表現,呼和浩特市委組織部干部三科科長武慧英信心滿滿。
“我們多措并舉幫助年輕干部補齊基層經驗、實戰經驗不足的短板,不斷提升履職能力,目的就是為了培育一支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骨干隊伍,為全市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呼和浩特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陳曉然 吳楠)
[責任編輯:章穎慧]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