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勢而上,加速推進烏海新型工業化的思考烏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推進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弊灾螀^明確提出:強化“六個堅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壯大工業新產業新動能,不斷提升制造業融合集約發展水平。今年全區將實施除能源外重點工業項目937個,計劃完成投資3000億元。從政策端和市場端雙向發力,形成新型化工、現代裝備、新材料等5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及有色金屬、稀土、新能源汽車等8條重點產業鏈。烏海以工業立市,工業興則烏海興,以新型工業化推進現代化是烏海的必然選項。今年以來,我市按照“鞏固煤焦、提升化工、培育戰新、拓展裝備、優化傳統”的思路,務實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鐵腕實施焦化企業產能置換和整合重組,果斷淘汰4.3米炭化室焦爐,新建焦爐全部為6.25米及以上炭化爐,將原有14個小散焦化企業整合為5個重組主體,使單體規模達到300萬噸及以上,同時大力推動新能源產業鏈躍進,聚力打造2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和5個超百億級產業鏈群,加速再造新型工業化現代化新烏海,國家級綠色焦化產業基地、新能源產業基地、新材料產業基地重塑步履鏗鏘,勢強勁足。以國家能源集團煤焦化360萬噸/年煤基新材料及生物可降解材料、國軒鋰電池負極材料,寶杰石墨負極材料二期、黑貓碳黑納米超導電碳黑及碳基材料等一批下游產業產品項目為牽引的新材料產業鏈已經建成,高附加值產品達30余種,新型化工產業比重顯著提高,這些都成為我市傳統工業向新型工業化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
當前,我國經濟出現新變化,主要表現為一些工業型城市出現衰退,而部分資源型城市卻在暴發。把賭注押在外循環上的工業重鎮輸的都比較慘,而搭上內循環快車的地區則成為大贏家。甘肅鎳都金昌一季度經濟增速達到11.4%,一舉躍升為甘肅省第一。黑龍江煤城鶴崗增速達到8.5%,猛升為黑龍江省第一。廣西鋁業重鎮百色增速為8.6%,力壓北部灣港口城市欽州位列全區首位。還有安徽銅陵、云南曲靖等富礦地區,日子大體上都很好過。為什么這些資源枯竭地區也突然發跡了呢?鶴崗是因為發現動力電池負極材料亞洲最大石墨礦,一季度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為65.9GWh,同比增長28.4%,鶴崗一夜之間由礦竭城衰變為幸運寵兒。同樣拜新能源風口所賜的金昌是我國90%的鎳鈷礦所在地,鈷價飚升20%,鎳價暴漲推動期貨價值創歷史新高。各地要想在如火如荼的電動車市場分得一杯羹都得仰金昌鼻息。其他爆發的資源型城市也都是因為產業賽道都在不斷地切換當中,依礦稀而貴;而一些工業城市今年以來卻表現不佳,如世界工廠東莞工業萎縮,家電之都佛山人口流失、外資高地蘇州增速墊底(1.9%),千年商都廣州速度下滑,這些工業重鎮一季度的增速都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同樣是外貿城市,深圳因為外資結構當中東南亞占比高而蒸蒸日上,蘇州則因以歐美為主,盡管蘇州頻頻出著也難補歐美缺口,一季度外資總量直接下滑15.4%,被深居內陸的成都一舉趕超,退位為全國第七名。我市雖然是資源型工業城市,也出現了增速和產能、利潤全面下滑的勢頭,作為資源型城市不能依礦而貴,作為工業性城市則因工而怠。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根本原因在于大變局背后暗潮涌動的“脫鉤斷鏈”,是世界經濟大三角循環國際模式及地緣重組帶來的陣痛。另一方面,這也是世界經濟發展周期性的正常表現,隨著經濟周期的演進,還會出現新的變化,我國經濟總體穩定,全年經濟恢復發展的勢頭會更好,完全沒有必要大驚小怪。再有,內循環經濟上位,外循環經濟降維,將是資源型城市與工業型城市走向歷史分岔、進而必然由新型工業化迭代的底層邏輯。前者受益于國內統一大市場,后者受失于全球供應鏈大洗牌,誰都不能置身事外??梢灶A期的是,我國已經開始布局將“拉美資源、中國制造、歐美消費”的全球大三角結構內化為“西部資源、中部制造、東部消費”的內三角結構,加速中西部新型工業化的崛起。對烏海來說,這既是千載難逢的機遇,更是實現“兩個轉型”的根本途徑。我們必須緊緊抓住這一黃金機遇,乘勢而上,全面深化以新型工業化改造替代傳統工業,全面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速構建烏海新型工業化現代化新格局。
一是加速推動縣域新型工業化強區建設。建議出臺全市以新型工業化推進工業現代化的實施方案,三個區都要依托現有工業園區及產業基礎,緊緊圍繞提高技術的先進性,深化新型工業化。堅持科技創新牽引的核心地位,錨定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最前沿、最新技術成果,以科技創新推動傳統工業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和融合化發展。烏海市域及縣域經濟欲求大的進步,必須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領域進軍,要尋求引進突破關鍵共性技術、氫能與儲能技術及半導體、未來網絡技術等新技術項目,哪怕有一項核心技術項目落地,對烏海來說就可以產生巨大的杠桿功能,翹動烏海新型工業化登峰造極。必須把提高技術的先進性放在首位,抓緊實施一批引領性重大項目。建成項目要保穩產保效益、在建項目要不惜代價保投產快達產、新上重大項目要快批快建保工期,務求快速全面投產達產達效;做強一批支撐性平臺。積極爭取國家發改委數字化試驗區縣(區)建設政策,舉全市之力加速構建源網荷儲一體化智慧能源平臺、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平臺、技術創新平臺等支撐性平臺;落地一批關鍵性事項。在全市范圍統一實行一網通管、一網通辦,實現以一卡一碼覆蓋通達全市的應用場景。此外除保密要害部門,各地各部門各自為政的辦理渠道一律清理廢除。細節化推進營商環境建設,全方位提高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人居出行和人文社會環境、信用體系等建設、配套、服務、營運、應用的層次和水平,進而把全市建成高起點的開放通道,高水平的開放平臺,構建高質量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開放型經濟新格局。
二是加速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緊盯“新四化”方向,繼續強力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行動和先進制造業培育提級行動,舉全市之力支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把生物可降解塑料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做到最高端,把風光太陽能氫能及儲能等新能源研發開拓堅持到極限值,不斷增加小城市的話語權和生命力。要力求在生物制藥領域,蒙藏制藥方面有新進展,在光伏裝備制造、電動重卡礦卡、儲能電池等產業集群建設方面有新突破,在軍民融合及軍工制造領域挖掘和開辟新賽道。
三是加速推動新型工業化、現代服務業與現代農業深度融合發展。重點開拓培育商貿流通、工業設計與生產性服務業和養老、健康、托育等普惠性生活服務業及其融合發展新動能。烏海的農業現代化始終徘徊在小打小鬧小農經濟層面,農業現代化任重道遠。要下大力氣在推動新型工業化、現代服務業與現代農業的融合發展上切實作好精細特新的文章,高質量、高端化推進葡萄產業鏈延鏈、中俄蒙商貿城、蔬菜瓜果中轉集散地、現代化冷鏈物流園區建設,以新型工業化融合帶動農業工業化和現代化,以農業工業化、現代化助推新型工業化,盡快把三個區的農業園區打造成與新型工業化融合發展的現代化農業園區,以全面提高我市農業現代化的整體水平。
四是加速推動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發展。要進一步推動提升東源科技、黑貓炭黑的研發能力和效率,加大研發力量和投入,推廣其成果和經驗。建議參照國有企業考核辦法,對大型民營企業開展“一利五率”“一增一穩四提升”考核評比,市、區政府要拿出專項資金,設立專門獎項,對注重研發的民營企業實行重獎,推動各類優質企業全面深入開展產學研活動,提高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產業創新、產品創新特別是新技術新產品研發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能力,推動企業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
五是加速推動數字經濟和工業園區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工業園區必須乘勢而上,全面開展園區工業、農業數字化賦能改造升級,同時限期淘汰山寨工業、原始工業、僵尸工業和落后產能。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是新型工業化的核心,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我們必須認清形勢,乘勢而上,奮力作為,以等不起、慢不得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在短期內有突破性進展。要推動實施以企引企、以上招商,主動承接發達地區新型工業化飽和性產業轉移中先進工業制造企業和配套技術項目的整體引進,聚焦新型工業化,實施產業政策疊加、服務配套體系共建,首先加速市、區工業園區的高端化、融合化、綠色化、數字化改造升級,加速實現數字工業園區化,園區工業數字化,力爭用兩年左右把所有園區打造成與新型工業化融合發展的現代化新園區。 (李質一)
[責任編輯:段麗萍]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