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難,就找黨組織!”包頭
“之前出入太不方便了,即使住在一樓,外面還有樓梯,坐著輪椅進出很受影響。‘紅色小馬甲’到我家了解情況后,沒過幾天,無障礙通道就建好了!”近日,包頭市稀土高新區民馨家園小區住戶李爺爺對“紅色小馬甲”康建華贊不絕口。
“紅色小馬甲”是黨員志愿者擔任的志愿服務人員。稀土高新區民馨路街道黨工委堅持以高水平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在轄區16個居民小區推行“三事三制”社區治理工作法,讓社區黨委黨員任所轄小區支部黨建工作指導員,選任社區黨員工作者擔任小區黨組織書記,選聘2批次共100余名黨員志愿者擔任“紅色小馬甲”志愿服務人員。
民馨路街道支持引導各社區積極發揮“小區黨建工作指導員+黨組織書記+紅色小管家”小區治理團隊作用,推動精準問事,建立“上門解決問題再說”運行機制。常態化開展“敲門行動”“紅色家訪”等活動,深入群眾家中交心談心,問出居民“煩心事”,建立“小區民情日記”,列出“群眾需求清單”,抓實“黨員問事”機制。
“有困難,就找黨組織!”這是民馨路街道黨工委向居民作出的承諾。街道提供渠道說事,建立了“廣撒網聽民意”信息處理機制。如今,“黨員問事微信群”“群眾說事箱”“問題反饋碼”……小區居民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反映意見建議,暢談“心里話”。
各社區黨委執行“問題分類、任務分辦”,對涉及鄰里互助的簡單訴求,由小區黨支部直接處理,安排黨員“領辦”;對涉及小區內部環境提升的事項,提交“百姓說事點”協商處理,協調物業、業委會等“聯辦”;對于重大事項、重要矛盾,上報街道黨工委研究處理,由街道黨工委“督辦”。同時,建立健全反饋評價機制,讓信息雙向互通,解決因信息差導致的不必要的“誤會”。
2023年以來,民馨路街道黨工委為民馨家園社區解決了路燈更換、小區運動設施維修等問題,為濱河第一城小區加裝石凳、硬化人行道口路面,給高層小區安裝了遮陽雨棚……各小區黨支部通過一項項服務換來了居民群眾的一張張笑臉。
截至目前,街道黨工委收集民情民意200多條,解決了110多條關于人居環境、小區建設等方面的群眾訴求。
不久前,美室層雙小區路面坑洼不平、有開裂現象,居民出行十分不便。在民主議事協商會上,居民代表提出對路面進行改造、鋪設柏油路的建議。此后,火炬路社區黨委多次召集居民代表、物業公司共同探討確定道路提升改造整體方案。目前,這條“煩心路”已經鋪上瀝青,路面變得平整干凈又寬敞。
民馨路街道積極搭建平臺議事,建立“多方協商解決問題”機制。所轄社區著力健全協商議事制度,完善黨組織引導下的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三位一體”協商議事機制;充實議事隊伍,注重發揮“兩代表一委員”、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居民骨干、物業公司優秀黨員等共治力量參與小區治理。
同時,在“老黨員議事會”“黨群議事會”“小板凳課堂”等議事平臺基礎上,發揮街道“李西芬工作室”“黨員先進工作室”“婦女議事會”等陣地作用,以“嘮家常”的方式,議出解決物業管理、居民糾紛、民生民政等事關居民群眾切身利益問題的“金點子”。(草原全媒·網記者 潘佳 通訊員 李寶樂)
[責任編輯:孫麗榮]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