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孤獨癥兒童 義診活動走進土左旗呼和浩特新聞
本網訊(草原全媒·網記者 張巧珍) “當孩子出現溝通障礙、莫名其妙鬧脾氣等情況,不要說孩子貴人語遲,很可能是孤獨癥的表現,需要及時干預治療。有調查顯示,60~70%的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經過科學系統的干預,是能夠上學、就業、回歸社會的……”3月31日上午,在土默特左旗,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莊蒙麗耐心向家長們講解。4月2日世界孤獨癥日到來之際,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科專家團隊走進呼和浩特市土左旗愛寶兒康復中心,為特需兒童開展健康指導、義診咨詢系列活動,增進社會對“星寶”的關愛與接納。
家長帶著孩子向專家咨詢
活動現場,兒科專家們認真為每位兒童義診篩查,并耐心地為家長們講解孤獨癥兒童的主要表現、判斷孤獨癥兒童的誤區,讓家長們能夠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孤獨癥。9歲的強強(化名)是來自土左旗善岱鎮的孤獨癥患者,“50歲才有的這孩子,5歲時一直不會說話,不敢出門,帶他去醫院檢查,被確診為孤獨癥。”楊先生說,孩子在康復中心經過半年多的康復訓練,有了飛速進步,敢于主動融入人群,與人對視不再躲閃了。
土左旗殘聯副理事長尚志國介紹,根據摸底調查的數據表明,土左旗統計在冊的各類孤殘兒童69名,其中超六成是孤獨癥患者。殘聯每年會給予0~10歲的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補助2萬元,為殘疾兒童家庭減輕一部分負擔。也希望通過這個活動,提升社會對孤獨癥的認知,倡導全社會關心、支持、關愛孤獨癥兒童。
[責任編輯:孫麗榮]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