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烏海這些“黑飛蟲”烏海
近日,不少來烏海湖游玩和在附近居住的居民都看到了成片的“黑飛蟲”,密密麻麻,不僅感觀上給人造成不適,對日常生產生活也造成影響。
據了解,這些“黑飛蟲”是一種叫做搖蚊的生物,經常蟄伏在溫暖、潮濕的地方,氣溫回暖,一些水體、人工湖就成了蚊蟲的暖床。它們絕大多數種類口器已經退化,不會刺叮吸血,更不能傳播疾病。但由于搖蚊在集中羽化期往往數量眾多,且婚飛時受大風或早晚空氣濕度增加翅膀較重等情況影響,飛行高度會降低,而且還具有趨光性,常常在水邊大量出現,尤其是傍晚路燈下附近也會聚集大量被燈光吸引而來的搖蚊,會對人們造成視覺恐慌。
為維護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每年春季,市衛健委都會集中開展滅蚊消殺行動。4月8日,記者跟隨市愛國衛生指導中心和第三方公司組成的消殺小隊來到興泰藍海名都假日酒店附近水域,工作人員調配藥劑后,先在水中投放殺蟲顆粒,后又通過機器沿湖路面來回作業,對沿湖綠化帶,濱水區域,及其他容易聚集蚊蟲的區域進行藥物消殺,防止蚊蟲孳生。
“春季氣溫相對較低,也是搖蚊勢力最薄弱的時候,這時候直接消殺效果比較明顯?!惫ぷ魅藛T陳昊凱告訴記者,“搖蚊防治最根本的辦法是改善水體生態環境,也可以采取湖底清淤的辦法來暫時解決,但這些措施實施難度大,短期內很難見到效果。近年來,我市一直采取成蚊與水體幼蟲同步治理的方法進行搖蚊消殺。成蚊主要采用滅蚊藥劑霧化滯留噴灑等方式進行滅殺,幼蟲主要使用蘇云金桿菌和雙硫磷顆粒劑滅殺。由于搖蚊幼蟲多存在于湖底淤泥中,消殺難度極大,搖蚊幼蟲殺滅效果有限,導致搖蚊不斷大量羽化,因此,控制成蚊是目前快速降低搖蚊密度最有效的手段。”
該項工作將持續到11月份。我市衛健部門在做好滅蚊消殺工作的同時,將從環境源頭治理抓起,聚焦工作場所、校園、市場、社區等重點場所和薄弱環節,調動廣大市民群眾支持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積極性和主動性,深入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共同營造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
[責任編輯:段麗萍]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