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視頻快處”公正高效包頭
“您好,包頭交警現在為您視頻處理問題,請問您同意嗎?”“同意。”“您好,請事故雙方駕駛員共同出現在鏡頭前,我們需要拍照……”“請您把手機攝像頭對準事故現場,按照我的要求移動手機,我們需要拍照定損、定責……”經過一系列簡單快速的操作,事故處理完畢,十幾分鐘后,兩輛車就駛離了事故現場。近年來,包頭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持續深化“事故處理模式改革”,在包頭交警微信服務號和“交管12123”App雙平臺開通了“視頻快處”業務,成為自治區首個開通此項業務的城市。這是包頭市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一項便民舉措。
2015年起,包頭市作為公安部交管局在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的試點城市,開始探索事故網上處理改革模式。2017年,包頭交警在全國率先實現利用“交管12123”App事故在線“遠程定責”,利用手機App處理車損事故可以3分鐘撤離現場、10分鐘內網上結案。2023年,包頭交警圍繞“抓落實、整作風、強素質、樹形象”專項活動,持續深化“事故處理模式改革”,向公安部、內蒙古公安廳申請成為交通事故“視頻快處”全國首批三十六個試點城市之一。2023年4月中旬,包頭交警在三十多個試點城市中率先完成平臺部署和測試。
簡單來說,“視頻快處”就是財損事故當事人通過“包頭交警”微信公眾號或“交管12123”App任一平臺的事故“視頻快處”功能一鍵視頻直連交警,在交警的遠程在線引導下,處理輕微道路交通事故。由于“視頻快處”遠程定責業務在全市統一定責尺度,全程在線快速定責,不僅大大降低因事故造成的道路擁堵和安全隱患,廣大群眾在交通出行和事故處理中還切實感受到了快捷、便利、公平、公正。交通事故“視頻快處”遠程定責措施還被列為“包頭市公安局打造游客友好型城市八項措施”之一。
一位北京的交通參與者在使用“視頻快處”后留言道:“我從北京駕車來包頭旅游,順便參加婚禮,在返程中發生交通事故,包頭交警‘視頻快處’業務的高速、便捷,讓我感受到包頭交警高效快速的工作效率,為他們點贊。”
前來送錦旗的事故當事群眾白女士表示:“沒想到包頭交警已經有如此先進的信息化交通事故處理方式了,感覺這樣的處理方式非常便捷。”而另一起事故雙方當事人薛先生和劉女士分別在24小時警局和12345政務服務網上留言,對包頭交警“視頻快處”遠程定責中心事故公正、高效地處理表示了贊揚。
據了解,包頭市交通事故“視頻快處”開展以來,已在線處理10000余起交通事故,20000多名當事人感受到包頭公安警務科技信息化在事故處理方面的深度運用以及在服務游客方面的用心之處,政務網、24小時警局等平臺多次收到外地、本地游客的表揚和肯定,群眾紛紛對包頭公安服務游客八項措施予以了高度評價,這也為包頭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和旅游環境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撐。(記者 梁晶晶)
[責任編輯:任麗華]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