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增收路上“蔥”滿希望通遼
春耕時節,走進通遼市奈曼旗明仁蘇木清河村圓蔥種植基地,放眼望去,約50人的“栽植大軍”正在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松土、起壟、定植……一排排圓蔥幼苗整整齊齊地站在田地里,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工人們手腳麻利地往小孔中插栽蔥苗。
“我今年流轉了1000畝土地種植圓蔥,采用‘機械化育苗+人工種植’模式,只要技術跟得上,管理好,除去成本,畝產純利潤可達4000元左右!”圓蔥植基地負責人王文舉信心滿滿地說道。
據了解,相比其他作物圓蔥具有種植成本低、好種植、上市早、耐儲運、效益高等特點,近年來備受市場青睞。清河村黨支部書記高志會介紹,種植圓蔥經濟效益和前景是相當可觀的,流轉土地不僅增加了當地農民的收益,而且釋放的富余勞動力又能回歸到圓蔥種植基地務工,實現了雙向收入。
“我家耕地不多,往年種些玉米、大豆,一年下來掙不到多少錢,現在把土地按每畝1000元流轉到圓蔥基地,再加上我在基地打工的收入,一畝地能掙到兩倍的錢。”村民王文義把賬算得很透。
村民王海利一邊忙著栽植圓蔥,一邊笑著說:“家里有老人要照顧、耕地還少,我在這里栽圓蔥,一天固定工資140元錢,等秋天起圓蔥時,就掙計件工資了,每年家門口打工收入超萬元,實現了打工顧家兩不誤。”
產業興旺,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明仁蘇木通過引導農民學用農業新技術、發展新產業,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目前,該蘇木的圓蔥植面積已達5000余畝,種植圓蔥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新途徑之一。
內蒙古日報·草原全媒記者:鮑慶勝
通訊員:劉昭磊
[責任編輯:李元]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