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目標!烏海將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烏海
春意最濃在田間,眼下正是春耕備耕生產的重要時節,也是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關鍵期,在烏海市的農區大地,高標準農田建設各項目區正積極組織人工、機械、材料等進行施工,努力讓“糧田”變“良田”。
海勃灣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啟動儀式。
2024年烏海市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4.3676萬畝,項目共劃分為9個標段,涉及3個鄉鎮13個村和社區,將把全市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目前已全部開工進場作業。
在海勃灣區千里山鎮巴音烏素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3條田間管網引水渠道管溝開挖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即將進行主管道鋪設施工。每條引水渠道還配套建設首部設備(包括水泵、變頻器、變壓器、過濾器、自動化控制系統等設備)。
項目施工方相關負責人李欣介紹,高效節水灌溉項目是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重要內容。該項目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構筑與水源配置相適應的節水工程體系,采用滴灌的灌溉方式,精準滴灌農作物根部,實現“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的飛躍,實現粗放農業向精細農業轉型。與此同時,滴灌系統首部設備將提前過濾灌溉用水,降低水的含沙量,可有效延長毛細管道的使用壽命,便于回收。
據介紹,“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烏海市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核心原則。通過實施“三打破五統一一重新”的建設思路,烏海市不僅打破了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還推動了農業生產方式的規模化和現代化。海勃灣區結合項目區原有管道等基礎設施完善的情況和生產經營主體需求,實施“超級農田解決方案”,配套水肥一體化設備、電磁閥等設施,實現項目區大規模水肥一體化和智慧化經營管理,實現線下自動操作、線上自主選擇的新型集約化云托管灌溉,大幅提升了農業生產的效率和作物的產出質量。海南區、烏達區積極探索“以工補農,以農促工”的模式,鼓勵工業企業對農業灌溉項目進行節水技術改造,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同步實施,實現全域農業節水灌溉,節約的水量通過水權轉讓方式用于工業生產,以工業推動農業節水增效,形成工農互促發展的良性循環。
航拍海勃灣區千里山鎮農田。
為確保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順利推進,烏海市組建了高標準農田工作領導小組、工作專班和農田建設包聯小分隊,明確任務、倒推節點,確保壓力傳導到位。同時堅持高質量謀劃、高標準建設,嚴格按照規劃設計和交底標準,實施全過程監管,明確設計、施工、監理等各部門主體責任,嚴把質量關,切實抓好項目質量。
內蒙古日報·草原全媒記者:郝飚
[責任編輯:段麗萍]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