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一中1200余名師生徒步沙漠 用毅力描繪絢麗青春呼和浩特新聞
“小小沙漠,拿下!”5月11日,沐浴著夕陽的余暉,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高一年級1200余名師生結束了恩格貝沙漠的研學之旅,大聲呼喊釋放著挑戰自我的快樂。當日,市第一中學1205名師生、家長、社會觀察員聚集在恩格貝沙漠,與鄂爾多斯市師生聯動,開展“強國有我,逐夢感恩奮進路;青春有為,共遠北疆生態行”生態研學實踐活動。
1趟火車專列、26輛大巴車、每班兩位跟班老師、20多只對講機讓這次行走青春的研學之旅順利成行。“我們的候車廳在二樓,從這邊上”“檢查好身份證,帶好隨身物品。”“同學們以班級為單位,盡量別掉隊。”“遇到上坡下坡相互拉一把,注意安全。”在老師的囑咐聲中,學生們帶著對沙漠的期待,開啟了這次安全感滿滿的研學之旅。
沙漠徒步過程中,一幅幅寫有“徒步恩格貝 銘記英雄跡 獻花紀念碑 共承先烈志”的橫幅在隊伍中格外亮眼。這是同學們為此次旅程早早做的準備,有學生自豪地表示:“這是我們班級一起創作的獨一無二的橫幅,一看到它,我就充滿了力量!”
據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黨委委員、副校長杜彬介紹,此次路程規劃亮點頗多,讓師生、家長代表在欣賞獨特的大漠風景的同時,參與挑戰兩小時沙漠徒步,參觀恩格貝沙漠科學館、恩格貝示范區沙漠生態農業科技展示中心,了解無數治沙英雄與“時代楷模”的傳奇故事,見證人與自然斗爭中展現的堅韌不拔和無私奉獻精神,從而深刻體會生態保護的艱辛與重要性。
恩格貝沙漠曾經是一片被風沙侵襲的不毛之地,經過一代又一代治沙人的努力,如今已成為生態重建的典范。漫漫沙海、星點綠洲、爬行昆蟲……行走在沙漠中,沿途的自然環境激起了學生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拉近了他們與大自然的距離,他們在沙漠中觀察生態環境、了解生態保護的重要性。
“你累了嗎,累了就給我”“不累,我拿了沒多久,你小心腳下”“來,這里陡,手給我,我拉你上來”在行走的過程中,學生們遇到有難度的上坡路時互幫互助,圓滿完成了五公里沙漠徒步,在艱苦的環境中增進了彼此之間的友誼。
徒步沙漠結束后,高一14班的張沉秀同學臉上流淌著汗水,卻依然堅定地表示:“這是我第一次來沙漠,上坡的時候的確很難走,但是我們都堅持下來了,感覺很棒!”高一20班班主任代廣志說:“出發之前,我以為會有個別同學掉隊、放棄,沒想到大家都堅持下來了,展現了平時沒有的堅韌和勇敢,我很為他們自豪!”
據悉,市第一中學從2013級高一年級開始,至今已連續11年開展徒步研學活動,累計參加12000人次,行走里程18萬公里。杜彬表示,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在磨煉學生意志的同時,也豐富了活動內涵,融入了紅色文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生態教育的元素,他說:“參加此次活動,學生們親身體驗了沙漠的環境,增強了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也讓他們見證了‘三北精神’,深刻領悟亮麗內蒙古的今天來之不易。”
此次,呼市一中高一年級的行走青春活動與高二年級的植樹活動、成人禮、高三年級的畢業典禮同屬青春篇章,共同構成了市第一中學豐富多彩的青春活動,不僅豐富了校園生活,也為學生成長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機會。校方表示,未來還會有更豐富的徒步活動,繼續書寫行走青春的故事,讓學生感受成長的力量。(記者 王璐 實習記者 若谷)
[責任編輯:孫麗榮]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