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帳篷撐起大產業 呼和浩特露營經濟火爆呼和浩特新聞
五月的青城,夏意漸濃。每到周末,在小草公園、草原絲綢之路文化公園等公園或城市周邊綠地,以及林下空間、鳥鳴澗全紅山莊、棚π等熱門露營地,總能看到露營愛好者們的身影:有攜朋伴友的、有全家出動的……他們紛紛拎上帳篷、折疊桌椅以及美食等,用帳篷搭建起自己的“詩和遠方”。大家在花香與陽光的包圍下親近自然,盡享休閑時光,隨之也帶動了首府露營經濟持續火爆。
“我以前愛爬山,但現在更喜歡帶著孩子一起來公園或綠地露營,放下手機,放放風箏跑跑步,我自己也很解壓,上次還看到了久違的晚霞。”市民王女士說。
“露營+”呈現特色主題差異化發展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要讓露營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豐富的產品矩陣才是硬核支撐,必須植入“露營+”的概念,運用多主題催生多場景的涌現。
5月18日,記者來到云上露營小鎮,作為大眾點評網首府第一名的露營地,其為熱愛戶外露營的游客提供了66666平方米的露營地,2023年服務人次達20萬。
“‘五一’假期,我們共接待游客1.6萬多人,實現營業收入 150多萬元。”云上露營小鎮負責人司旭東介紹說。今年,該露營地進行了全新升級,打造了“露營+美食”“露營+研學”“露營+演出”等多個露營主題,不僅優化了網紅熱帶植物園、萌寵公園、石榴籽書屋、泰式按摩屋、無動力及動力游樂園等配套設施,還提升了露營體驗感,完成了觀景小院、精致露營小院、親子主題小院、團建加油站、個性自建營地等不同場景及配套的露營場地設計。
每逢節假日,位于賽罕區黃合少鎮西討速號村的摩卡樹屋小鎮就會被預訂一空。該露營地色彩鮮艷的小樹屋隱匿在林中,深受露營愛好者歡迎。晚上,坐在樹屋,游客抬頭就能看到夜空中點綴的星河。“摩卡樹屋小鎮還開辟了栽種葡萄、柿子、火龍果等果蔬的種植園,游客來此游玩,既可以享受大自然的生態美,又可以親手采摘果蔬,享受勞動帶來的樂趣。”該露營地負責人介紹。
此外,房車露營契合了現代人追求個性化、體驗式的消費趨勢,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在提供全新旅游體驗的同時拉動了相關產業鏈發展,成為當前新型消費的一大亮點。
露營熱助推多樣化的“露營+”模式不斷涌現,“露營+景區”“露營+田園”“露營+星空”等多種融合方式,讓露營呈現多樣化元素,實現快速規模化擴張。
“露營+”帶動帳篷和野餐用品等熱銷
露營的火爆,也帶動了一系列露營產品的熱銷。從一塊地墊、一個睡袋到專業的帳篷、天幕;從野炊燒烤、休閑速食到咖啡機、卡式爐;從簡單地搭個帳篷到精致的“露營+”……用戶需求的多樣化,也帶動了露營裝備的不斷提質升級。
天貓數據顯示,進入春季以來,大型帳篷、天幕、折疊桌椅等露營裝備成為熱搜詞。小紅書上野餐的搜索量、露營搜索量都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露營裝備、露營穿搭、露營拍照、露營美食等成為熱搜詞。
“95后”王先生時常與朋友相約去市區周邊露營。在他們看來,露營最大的意義是氛圍感和社交價值。“約上幾個好友,拍拍照,聊聊天,也是一種享受。當然,為了更好的體驗感,一般會選擇一些高端露營設備。”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露營尤其是精致露營的發展,給予人們出游新的選擇,滿足了人們社交和游玩的需求。作為集戶外、體育、住宿、休閑多方面特征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產品,露營既可親近自然,又能體驗有異于日常的生活方式。建議應進一步打磨露營產業鏈條,鼓勵更多景區、度假區開發差異性露營旅游項目,使其成為旅游消費新熱點。(實習記者 劉艷霞 文/圖)
[責任編輯:孫麗榮]
1.內蒙古社區報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報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報",不尊重原創的行為內蒙古社區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報編輯修改或補充。